《寿阳曲·江天暮雪》是元代诗人马致远创作的一首小令,这首小令首句点明时间,第二句写雪景,作者借雪之“乱舞”传达风声和风势,凌虚造景,通过一个“飘”字串起“梅花”、“柳絮’两个虚拟的意象,作者以虚实相生的笔法绘声、摹形、传神,风神蕴藉,韵味隽永。
天将暮,雪乱舞,半梅花(2)半飘柳絮。
天色将晚,突然下起了大雪,那纷飞的雪花像盛开梅花又像飘飞的柳絮。
江上晚来堪(3)画处,钓鱼人一蓑归去(4)。
江上的晚景美的就像画般,江面上一位披着蓑衣的渔翁正划着小船归去。
(1)寿阳曲:曲牌名,又名“落梅风”。
(2)半梅花:一半像梅花。半飘柳絮,一半像是随风飘舞的柳絮。
(3)堪:值得。
(4)钓鱼人一蓑归去:柳宗元《江雪》:「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张志和《渔父》:「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本句综合上述二句诗意而成。一蓑,一领蓑衣,即一个人。
在元代社会中,马致远和许多文人作家一样,不满当时蒙古贵族腐败、落后的统治,愤世嫉俗,不与统治者合流,远疏科举,放浪江湖,甚至甘愿沉沦社会底层,接近平民百姓,了解他们的饥苦,用写杂剧、作散曲的形式申张正义,砧贬时弊,但又不可能完全超脱出来,只期尽可能保持高尚气节,求及自身净化。马致远晚年求仙觅道、消极避世,在辞官归隐的时候写下这首《寿阳曲·江天暮雪》小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