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元代〕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复制 复制
朗读 朗读
目录
作品原文 作品简介译文注释创作背景 作者简介

作品简介

《天净沙·秋思》是元曲作家马致远创作的一首小令,此曲以多种景物并置,组合成一幅秋郊夕照图,让天涯游子骑一匹瘦马出现在一派凄凉的背景上,从中透出令人哀愁的情调,抒发了一个飘零天涯的游子在秋天思念故乡、倦于漂泊的凄苦愁楚之情。这支小令句法别致,前三句全由名词性词组构成,一共列出九种景物,言简而意丰。全曲仅五句二十八字,语言极为凝练却容量巨大,意蕴深远,结构精巧,顿挫有致,被后人誉为“秋思之祖”。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翻译

枯藤(1)老树昏鸦(2),小桥流水人家(3)古道(4)西风(5)瘦马(6)。夕阳西下,断肠人(7)天涯(8)

天色黄昏,一群乌鸦落在枯藤缠绕的老树上,发出凄厉的哀鸣。小桥下流水哗哗作响,小桥边庄户人家炊烟袅袅。古道上一匹瘦马,顶着西风艰难地前行。夕阳渐渐地失去了光泽,从西边落下。凄寒的夜色里,只有孤独的旅人漂泊在遥远的地方。

注释

(1)枯藤:枯萎的枝蔓。

(2)昏鸦:黄昏时将要回巢的乌鸦。昏:傍晚。

(3)人家:农家。此句写出了诗人对温馨的家庭的渴望。

(4)古道:古老荒凉的道路。

(5)西风:寒冷、萧瑟的秋风。

(6)瘦马:瘦骨如柴的马。

(7)断肠人:形容伤心悲痛到极点的人,此处指漂泊天涯、极度忧伤的旅人。断肠:形容悲伤到极点。

(8)天涯:天边,指远离家乡的地方。

创作背景

马致远年轻时热衷功名,但由于元统治者实行民族高压政策,因而一直未能得志。他几乎一生都过着漂泊无定的生活,也因之而郁郁不得志,困窘潦倒。于是在独自漂泊的羁旅途中,他写下了这首《天净沙·秋思》。

拼音版

tiānjìngshā··qiū

ténglǎoshùhūnxiǎoqiáoliúshuǐrénjiādào西fēngshòuyáng西xiàduànchángrénzàitiān

作者简介

马致远

马致远

元代戏曲家、“元曲四大家”之一

马致远(1250—1321),号东篱,一说字千里,大都(今北京)人。曾任江浙行省务官(一作江浙省务提举)。晚年隐退。所作杂剧今知有十五种,现存七种。作品多写神仙道化,有“马神仙”之称。曲词豪放洒脱。与关汉卿、白朴、郑光祖同称“元曲四大家”。其散曲成就尤为世所称,有辑本《东篱乐府》,存小令百余首,套数二十三套。

参考资料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