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前欢·观音山眠松

徐再思 〔元代〕 徐再思

老苍龙,避乖高卧此山中。岁寒心不肯为梁栋,翠蜿蜒俯仰相从。

秦皇旧日封,靖节何年种?丁固当时梦。半溪明月,一枕清风。

复制 复制
目录
作品原文 作品简介译文注释创作背景文学赏析 作者简介

作品简介

《殿前欢·观音山眠松》是元代散曲作家徐再思创作的散曲。此曲先赋于观音山眠松以独特的形象,接着双关地抒写隐逸不仕者的人生哲学,再写三个有关松树的典故,最后通过描写山中风景创造出高雅的意境。全曲构思精巧,运用拟人手法,又善于联想,长于点染烘托,塑造了完美的松树形象。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全文

老苍龙(4)避乖(5)高卧此山中。岁寒心(6)不肯为梁栋,翠蜿蜒俯仰相从(7)

眠松像一条老苍龙一样,逃离乱世高卧在这观音山中。永葆高尚的节操,不肯去充当所谓的栋梁之材,宁可与青藤为伴,让它盘桓上下俯仰相从。

秦皇旧日封(8)靖节(9)何年种?丁固(10)当时梦。半溪明月,一枕清风。

试问眠松,你是当年秦始皇登泰山时所封的“五大夫”还是陶渊明哪年所种下的孤松?或许你就是丁固当年梦中长在他腹上的那棵松树。而今你怡然高卧,伴着潺潺溪水和皎洁的明月,枕着徐徐而来的清风。

注释

(1)殿前欢:曲牌名,属双调,九句八韵四十二字。

(2)观音山:疑指南京观音门外的观音山。

(3)眠松:形容倒卧的老松树。

(4)老苍龙:指古老的苍松。

(5)避乖:远离红尘。乖,乖戾,抵触。

(6)岁寒心:松、竹、梅不畏严寒,被称为“岁寒三友”,指其具有抵御严寒的意志,故常以喻在困顿中保持高尚的节操。

(7)翠蜿蜒俯仰相从:谓青藤缠绕在松树上,沿松树而俯仰。

(8)秦皇旧日封:《史记·秦始皇本纪》:“二十八年,(始皇)乃上泰山,立石封词祀。下风雨暴至。休于树下,因封其树为五大夫。”

(9)靖节:指东晋诗人陶渊明,世称靖节先生。其《归去来辞》中有“三径就荒,松菊犹存”“抚孤松而盘桓”等句。

(10)丁固:三国吴人。《吴书》记载:丁固为尚书时,曾梦见松树生于其腹上,语人云:“松字十八公也,后十八岁,吾其为公乎!”后果然官至大司徒。

创作背景

《殿前欢·观音山眠松》曲题中的观音山疑指南京观音门外的观音山。这首小令吟咏观音山上一颗松树的形象,以松喻人,旨在表现作者的隐逸思想。

文学赏析

《殿前欢·观音山眠松》这首咏物小令以一棵饱受沧桑、以风月为伴的老松为喻,赞赏隐逸高洁的志向,表现作者隐退避世的思想以及淡泊名利的情怀。

此曲开头先赋于老松以独特的形象,用“老苍龙”作比,既写出松树的虬蟠苍劲,又表现出它内在的生命力,给人以神奇超俗之感。“避乖高卧”一句叙写了松树的形态、处所,巧妙自然地把全篇的题旨引向对隐士的礼赞。三四句仍然不脱离松树本身的形象特质,双关地抒写隐逸不仕者的人生哲学。“岁寒心不肯为梁栋”化用《论语》中“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写松树的耐得孤寂寒冷,严冬不凋,也是讴歌隐士视高官厚禄如敝屣的高尚节操。“翠蜿蜒俯仰相从”,大约以松树枝干屈曲逶迤,寓写隐士人生观中与世俯仰、和光同尘的一面。“秦皇”三句用了三个有关松树的典故,即:秦始皇在泰山松下避雨,封之为五大夫;陶渊明《归去来辞》中有“三径就荒,松菊犹存”的话;三国的吴人丁固梦松生腹上,圆梦者解“松”为“十八公”,后果官至大司徒。这三句当是作者对自己曾经有过违背退隐避世之旨的反省和否定,说自己虽然也曾被封,或做过青云而上的梦,但那都是“旧日”和“当时”之事了。曲的最后两句以写景之笔,通过描写山中风景即眠松生活的清幽环境,创造出一种高雅的意境。

作者简介

徐再思

徐再思

元代散曲作家

徐再思(约1280—1330),字德可,号甜斋,嘉兴(今属浙江)人。与张可久、贯云石为同时代人。钟嗣成《录鬼簿》言其“好食甘饴,故号甜斋”。一生活动足迹似乎没有离开过江浙一带。散曲作品多写自然风景和闺阁之情。风格清丽,注重技巧。今人任讷将其散曲与贯云石(号酸斋)作品合辑为《酸甜乐府》,得其小令一百余首。

参考资料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