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是唐代诗人杜牧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全诗紧紧围绕梅花的美去写,生动塑造梅花的形象。前六句主要描写梅花的姿态优美。后两句写若是梅花长在秦楼边就可以以自己的美做弄玉的大媒人,从而进一步突出梅花的美。
轻盈照溪水,掩敛(1)下瑶台(2)。
梅花轻盈妩媚的姿态映照在溪水里,就好像仙女用衣袖遮面,严肃矜持地从瑶台上下来。
妒(3)雪聊(4)相比,欺(5)春不逐(6)来。
梅花虽有些妒忌白雪,但在洁白无瑕上,姑且还可以让雪与自己相比;而对于艳丽的春光,却敢于超越它,绝不随顺于它之后。
偶同佳客(7)见,似为冻醪(8)开。
梅花偶然间与诗人相见,就好像是为了诗人的饮酒赏花而开放。
若在秦楼畔,堪为弄玉媒(9)。
若是长在秦楼边的话,简直能作弄玉的媒人了。
(1)掩敛:用衣袖遮面,严肃矜持而有礼貌的样子。
(2)瑶台:美玉砌成的楼台,神话中神仙所居之地。
(3)妒:嫉妒。
(4)聊:姑且。
(5)欺:超越。
(6)逐:随着。
(7)佳客:指诗人。
(8)冻醪:冬天酿造,春天饮用的酒。
(9)若在秦楼畔,堪为弄玉媒:秦楼、弄玉:《列仙传》记:“萧史者,秦穆公时人,吹箫作鸾凤之响,穆公文弄玉妻焉。日与楼上吹箫作风鸣,凤来止其屋,为作凤台。”堪:能。
唐武宗会昌二年(842),作者四十岁时,受当时宰相李德裕的排挤,被外放为黄州刺史,其后又转池州、睦州等地。《梅》这首诗约作于这个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