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城击柝复欲罢,东方明星亦不迟。
邻鸡野哭如昨日,物色生态能几时。
舟楫眇然自此去,江湖远适无前期。
出门转眄已陈迹,药饵扶吾随所之。
《晓发公安》是唐代诗人杜甫所作的一首七言律诗。前四句写景,连用击柝、启明星、邻鸡野哭来显示拂晓景象,归结到人生几何,语意凄凉之至。后四句抒情,一抒浪迹天涯、江湖飘泊之情,一抒时光易逝,老病缠身的苦情。伤感已极。这首诗极真极纯,感情沉重,对杜甫晚年的困苦处境,有所展示。
北城击柝(1)复欲罢(2),东方明星(3)亦不迟。
城楼上梆声就要停息,柝声一停,东方的启明星就出现了,天色将要放明了。
邻鸡野哭(4)如昨日,物色生态(5)能几时(6)。
邻舍雄鸡报晓,野外发丧或上坟的哭声,仍象往常一样,然而人和物却都是短暂的,长不了的。
舟楫眇然(7)自此去,江湖远适(8)无前期。
眨眼间就要从此随船远去,这次出门,亦无前期,渺然不知何往。
出门转眄(9)已陈迹(10),药饵(11)扶(12)吾随所之(13)。
出门离开之后,转眼之间,这里已成为过去了,即使如此,只要有孤舟可以容身,有“药饵”可以疗疾,就让它漂荡到哪儿算哪儿吧。
(1)击柝:打更。柝,巡夜打更用的木梆。
(2)罢:是韵脚。
(3)明星:即金星,又名启明星。
(4)野哭:不是指哭于野外,而是指恸哭或号啕大哭,语出《孔子家语》:“若是哭也,其野哉。孔子恶野哭者。哭者闻之遂改之”。孔子之所以不喜欢野哭,可能是因为野哭为过度哀伤,不合中庸之道,也不合于周礼。
(5)物色生态:物色指物,生态指人。生态:犹生计。
(6)能几时:即能有多长时间。意谓时间长不了。
(7)眇然:高远、遥远的样子。
(8)适:往,到。
(9)转眄:转眼。眄:本义是指斜着眼看。
(10)已陈迹:一切已成为一去不复返的旧事了。
(11)药饵:药物。杜甫这年五十七岁,一身是病,故全靠药饵扶持。
(12)扶:扶持。
(13)之:走,往。
《晓发公安》此诗当作于唐代宗大历三年(768年)冬末。杜甫由公安(今属湖北)往岳阳(今属湖南)时作。题下作者原注:“数月憩息此县。”由此可知杜甫是在大历三年秋到达公安的。住了几个月之后,在这年的暮冬时节离公安赴岳阳。时年57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