诉衷情·眉意

欧阳修 〔宋代〕 欧阳修

清晨帘幕卷轻霜,呵手试梅妆。都缘自有离恨,故画作远山长。

思往事,惜流芳。易成伤。拟歌先敛,欲笑还颦,最断人肠。

复制 复制
朗读 朗读
目录
作品原文 作品简介译文注释创作背景 作者简介

作品简介

《诉衷情·眉意》是宋代文学家欧阳修的词作。此词抒写一个女子的离愁别恨,通过描写女子的生活片断,即在冬日的清晨起床梳妆时的生活情景,展现了她痛苦与苦闷的内心世界。上片叙事,写画眉。第一句点明时间,第二句以素描手法勾勒出画眉图;后二句写女主人公因内心愁苦哀怨画出的眉像远山一样淡然修长。下片抒情,写蹙眉。首三句写女主人公追忆往事,哀叹芳年易逝,内心伤感;结尾三句描绘女主人公无限伤心、寸肠欲断的情态。全词语浅情深,言短味长,写人眉目传神,入木三分。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翻译

清晨帘幕卷轻霜(2),呵手试梅妆(3)。都(4)自有离恨(5),故画作远山(6)长。

清晨卷起结着清霜的幕帘,呵暖双手试梳新式梅花妆。都因为内心有太多离愁别恨,所以把双眉涂得像远山那么长。

思往事,惜流芳(7)。易成伤。拟歌先(8),欲笑还(9),最断人肠(10)

回想那如烟往事,痛惜流逝的年华,更容易使人感伤。想唱歌又敛容,想欢笑眉头却紧皱,这日子最令人痛断肝肠。

注释

(1)诉衷情:原为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名。唐温庭筠取《离骚》“众不可户说兮,孰云察余之中情”之意,创制此调。双调四十四字,上下片各三平韵。

(2)轻霜:薄霜,表明时节已是初秋。

(3)试梅妆:谓试着描画梅花妆。梅妆,“梅花妆”的省称。梅花妆是一种美妆,始于南朝宋寿阳公主。《太平御览》卷三十《时序部》引《杂五行书》:“宋武帝女阳寿公主一日卧含章殿檐下,梅花落公主头上,成五出花,拂之不去。皇后留之,看得几日,三日后洗落。宫女奇异竟仿,今日梅妆是也。”

(4)缘:因为。

(5)离恨:因别离而产生的愁苦。南朝梁吴均《陌上桑》诗:“故人宁知此,离恨煎人肠。”

(6)远山:指远山眉。形容把眉毛画得又细又长,有如水墨珈的远山形状。比喻离恨的深长。

(7)流芳:流逝的年华。

(8)敛:收敛表情。

(9)颦:皱眉,忧愁的样子。

(10)断人肠:悲痛之极,谓之断肠。

创作背景

欧阳修在政治生活中,刚劲正直,见义勇为,他的诗文和部分“雅词”表现出其性格中的这个侧面。而他的日常私生活,尤其是年轻时的生活,则颇风流放任。因而也写了一些带“世俗之气”的艳词。这首《诉衷情》就是其中之一。一般认为,《诉衷情·眉意》这首词是写一个歌女的生活。其创作时间未详。

拼音版

zhōngqíng··méi

qīngchénliánjuǎnqīngshuāngshǒushìméizhuāngdōuyuányǒuhènhuàzuòyuǎnshāncháng

wǎngshìliúfāngchéngshāngxiānliǎnxiàoháipínzuìduànréncháng

作者简介

欧阳修

欧阳修

北宋政治家、文学家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年 又号六一居士。吉水(今属江西)人。幼贫而好学。天圣八年(1030年)进士。曾任枢密副使、参知政事。因议新法与王安石不合,退居颍州知州。卒谥文忠。提倡古文,奖掖后进,为北宋古文运动领袖。散文富阴柔之美,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学韩愈、李白,古体高秀,近体妍雅。词婉丽,承袭南唐余风。曾与宋祁合修《新唐书》,并独撰《新五代史》。有《欧阳文忠公集》、《六一词》等。

参考资料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