披袵乏游术,凭轼寡文才。
蓬门长自寂,虚席视生埃。
贵里临倡馆,东邻歌吹台。
云间娇响彻,风末艳声来。
飞华瑶翠幄,扬芬金碧杯。
久绝中州美,从念尸乡灰。
遗情悲近世,中山安在哉?
《听邻妓诗》是南朝齐文学家丘巨源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诗的开头四句表现了作者对功名的灰心和家中的衰败;接下来六句写附近倡馆奢华享受的情形;末四句写自己的的所思所感。全诗笔调冷峻,善用对比,感情深重。
披袵(1)乏游术,凭轼(2)寡文才。
我披袵散发是因为缺乏游说之术,让人以礼相待也没有什么文才。
蓬门长自寂,虚席视生埃。
柴荆编成的门扉很久无人扣响了,室内座席空空,一眼看去尘灰堆积。
贵里临倡馆(3),东邻歌吹台。
豪富之家聚集的里巷靠近倡馆,我家的东邻就是这倡馆的歌吹台。
云间娇响彻,风末(4)艳声来。
只听见娇脆的歌声响彻云霄,调笑娇嗔的声浪随着阵阵清风送过来。
飞华瑶翠幄(5),扬芬金碧杯。
那华美的翠帐缀满了花朵,从金玉交辉的酒盏里散发出美酒的芳香。
久绝中州美,从念尸乡(6)灰。
我早已隔绝了内地的甘味和美色,各种欲念都随着废处于乡里而冷如死灰。
遗情悲近世,中山(7)安在哉?
心中只剩下一点忧伤时世之情,那好色贪淫的中山王如今在哪里呢?
(1)披袵:披:敞开。袵:衣襟。敞开衣襟表示散漫、不恭敬。古代士人朝见君主,必须敛袵正容。
(2)凭轼:扶着车前横水而立。是表示恭敬的礼节。古人乘车,倚车后而立。明君礼贤下士,路遇贤人,则凭轼与语。
(3)倡馆:妓院。
(4)风末:阵风的末尾,有风力渐微之意。
(5)幄:帐幕。
(6)尸乡:犹言废处于乡。尸,不勤,不治事。
(7)中山:指汉武帝弟中山靖王刘胜,传说他有妾百余,子一百二十人,但多不能守业。
丘巨源毕生久历仕宦,仅在宋明帝时(439-472)守丧还家数年,后废帝元徽初又被起用。详诗中二、六两联之意,可知此诗即作于丘氏家居时(丘巨源家在兰陵,即今江苏常州)。诗人家的东邻就是倡馆的歌吹台,听到传来的歌声笑闹,诗人有感而发,作下了《听邻妓诗》此诗。
《听邻妓诗》这首诗写作者蜇居乡里,偶闻邻院妓乐声的感慨,流露出对时政的不满和绝望。
“披袵乏游术,凭轼寡文才。”开头两句就表现了作者对功名的灰心。而作者既乏游说取容之术,讲究那些礼节也就大可不必,不如效山野之人,披袵散发,放浪形骸。至于“凭轼”,作者是不敢奢望得到君王表示敬意的这种殊荣的,因为他没有什么文才,显然这是愤激语。南朝已非先秦,吏治极腐败,纵有游说之术,不一定能致身富贵,国君赏识的人,倒常常是没有文才。“蓬门长自寂,虚席视尘埃。”两句写出了作者家中的衰败。作者居丧日久,概从陋简,不想清扫,还可理解,但里中士绅居然无人过问,原因就在下面两句。
“贵里临倡馆,东邻歌吹台。”“贵里”都造的靠近倡馆,倡馆的歌吹台就在诗人家的东边,诗人听到了传来的声音,有了以下两句。“云间娇响彻,风末艳声来。”此联是作者的主观听觉,有“娇响”、“艳声”,下联作者开始想象:“飞华瑶翠帷,扬芬金碧杯。”华美翠帐缀满了花朵,金盏里散发出芳香。“飞”字用得很神。本来帐上的花是绣上或织上去的,由于手工的精细,颜色,形状几可乱真,看去就象天女抛撒,飞落在帷帐上一样。加上杯用金玉,足见妓馆陈设的豪华,确乎是浪荡公子的销金之地。这四句给读者描绘了一幅狎妓纵欢的场面:笙歌杂起,觥筹交错,钗横鬓乱,凤倒鸾颠。别人在寻欢作乐,自己却幽居陋室,无人过问(也许服孝已满,朝廷仍不见宣召),作者在下四句接写自己的感受。
“久绝中州美,从念尸乡灰。”作者感慨很久没有尝到内地的甘味和美色,各种欲念都“尸乡灰”了。末句则更表示了对朝政的不满。诗人心中还有那一点忧伤时世之情,想要问问那好色贪淫的中山王如今在哪里,只怕还比不上现在这些人。南朝宋文帝以后各代皇帝和宗室诸王,几乎都是一群毫无廉耻的衣冠禽兽,性关系的紊乱,前所未有。上行下效,整个统治阶级都淫乱成风。文帝的子孙们且骨肉相残,篡杀频仍(宋明帝本人就是在前废帝刘子业被侍从杀死之后,以叔父身份登上皇位的),境内反叛此起彼伏,大臣望族成批的被诛灭。面对这样的时势,作者除了发出无可奈何的哀叹外,想有所作为是根本不可能的。但他用中山王的淫昏与“近世”当道者相比配,的确清醒而又大胆。丘巨源后来在南齐明帝对死于文字狱,孤傲和无所顾忌当是一个主要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