渐亭皋叶下,陇首云飞,素秋新霁。华阙中天,锁葱葱佳气。嫩菊黄深,拒霜红浅,近宝阶香砌。玉宇无尘,金茎有露,碧天如水。
正值升平,万几多暇,夜色澄鲜,漏声迢递。南极星中,有老人呈瑞。此际宸游,凤辇何处,度管弦清脆。太液波翻,披香帘卷,月明风细。
《醉蓬莱·渐亭皋叶下》是宋代词人柳永创作的一首颂圣词。此词上片极写皇宫中的秋景,为太平盛世、皇帝出游铺下华美祥和的背景;下片写皇帝出游的情景。全词多处借用了前人的诗文、典故、传说,篇中对偶句俯拾皆是,形式多种多样。词意虽在歌颂皇帝,但缺少一些雍容华贵、富丽堂皇之态。
渐亭皋(1)叶下,陇首(2)云飞,素秋新霁(3)。华阙中天(4),锁葱葱(5)佳气。嫩菊黄深,拒霜(6)红浅,近宝阶香砌(7)。玉宇(8)无尘,金茎(9)有露,碧天如水。
树叶慢慢落在岸边之上,白云悠悠飘在高山之巅,秋雨之后天气初晴。华美的宫殿耸入高空,锁住象征吉祥兴隆的旺盛美好的云气。台阶旁边,新开的菊花深黄耀眼,盛开的芙蓉浅红醉人。华丽的殿宇洁净无尘,铜仙人承露盘里盛满了延年的甘露,碧蓝的天空明净如水。
正值升平(10),万几(11)多暇,夜色澄鲜(12),漏声迢递(13)。南极星中,有老人呈瑞。此际宸游(14),凤辇(15)何处,度管弦(16)清脆。太液(17)波翻,披香(18)帘卷,月明风细。
正值太平盛世,皇帝日常处理纷繁的政务后有了更多闲暇,夜色清新,铜壶滴漏之声遥远婉转。南极星里有位老人正呈现治平、寿昌之祥瑞。这时候皇帝的车驾在何处呢?也许就在那清晰悦耳的管弦乐声中吧。明月微风中,汴京禁苑池沼波光鳞鳞,宫殿吹卷起了门帘。
(1)亭皋:水边的平地。
(2)陇首:泛指高山之巅。
(3)素秋新霁:素秋:秋季。古代五行之说,秋属金,其色白,故称素秋。新霁(jì):雨雪后初晴。
(4)华阙中天:意谓华美的皇宫耸入高空。中天,高空。
(5)锁葱葱:锁:笼罩。葱葱:气象旺盛的样子。
(6)拒霜:木芙蓉花的别称。冬凋夏茂,仲秋开花,耐寒不落,故名。
(7)宝阶香砌:喻台阶之美且香。
(8)玉宇:华丽的宫殿。
(9)金茎:用以擎承露盘的铜柱。
(10)升平:太平盛世。
(11)万几:也作万机,指皇帝日常处理的纷繁政务。
(12)澄鲜:清新。
(13)漏声迢递:意谓漏声传到很远的地方。漏声,计时漏壶的滴水声。迢递,遥远。
(14)宸游:帝王之巡游。宸,北极星所在为宸,后借用为皇帝所居,引申为帝王的代称。
(15)凤辇:皇帝的车驾。
(16)度管弦:度:按曲谱奏曲。管弦:管乐器和弦乐器,泛指乐器。
(17)太液:太液池,又名蓬莱池,始建于汉武帝时,在长安建章宫北。此借指宋汴京宫中池苑。
(18)披香:即披香殿,汉代宫殿名。此借指宋汴京宫中殿宇。
关于《醉蓬莱·渐亭皋叶下》此词的具体创作时间主要有两种说法:
第一种,薛瑞生根据宋代词人叶梦得《避暑录话》记载:“永初为上元词,有‘乐府两籍神仙,梨园四部管弦’之句,传入禁中,多称之。后因晚秋张乐,有使作《醉蓬莱》词以献,语不称旨,仁宗亦疑有欲为之地者,因置不问。”所指出的时间地点与词中所写完全相符。“上元词”,据考证,指的是写于庆历二年(1042年)的《倾杯乐·禁漏花深》一词。而至庆历三年(1043年)正月,柳永已移任苏州,故而记载中所说的“晚秋”指的是庆历二年(1042年)晚秋。
第二种,北宋文人王辟之在《渑水燕谈录》有一段记载,认为此词作于皇祐年间(1049—1053年),唐圭璋在《柳永事迹新证》里首肯此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