酬朱监纪四辅

顾炎武 〔清代〕 顾炎武

十载江南事已非,与君辛苦各生归。

愁看京口三军溃,痛说扬州十日围。

碧血未消今战垒,白头相见旧征衣。

东京朱祜年犹少,莫向尊前叹式微。

复制 复制
朗读 朗读
目录
作品原文 作品简介译文注释创作背景 作者简介

作品简介

《酬朱监纪四辅》是明末清初诗人顾炎武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首联写大难之后的感喟;颔联对明亡历史的沉痛回忆;颈联写时光如水逝,历史明晰在目;尾联诗人与友人互勉,寄希望于来者。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挚烈的爱国主义情怀。全诗直抒胸臆,深沉恳切,表现出二人坚定斗争意志。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翻译

十载(2)江南事已非,与君辛苦各生归。

故国已经远去十年了,处处物是人非,我和你辛苦遭逢,艰难生存在现今。

愁看京口三军溃,痛说扬州十日(3)围。

我想起京口三军溃败就愁闷,想起扬州血洗十日便内心万分悲苦。

碧血(4)未消今战垒,白头相见旧征衣。

死国难的烈士们血洒疆场,那段历史不可遽消,而此刻不得不面对白头早衰了。

东京朱祜(5)年犹少,莫向尊前叹式微(6)

你要学汉时朱祜,不要消沉与哀叹。

注释

(1)朱监纪四辅:朱四辅,明末秀才,在明时曾任监纪推官、监纪提刑,为诗人友人。

(2)十载:指明亡已去十年。

(3)扬州十日:指明亡后顺治二年(1645)四月,清兵攻破扬州,在扬州城里大肆屠杀淫掠的时候,有一个市民王秀楚躲在空屋中,活了下来。他把他在清兵破城前后十余日中目睹之事,一一写出,为《扬州十日记》。清兵屠扬州一事之所必史称“扬州十日”,即由此而来,其实清兵屠城为五六日。

(4)碧血:碧是一种青绿色的美石,玉类。《庄子·外物》:“苌弘死于蜀,藏其血,三年而化为碧。”后常用以称颂为国死难的人。

(5)朱祜:东汉名将,曾举兵平定延岑残党,防备匈奴。后拜建武大将军,封鬲侯。

(6)式微:先秦时代民歌。

创作背景

顾炎武作《酬朱监纪四辅》此诗是在顺治十年(1653),那吋明亡已十年了。顾炎武与朱四辅相酬,在满怀的悲悼亡国之痛中,仍有一种“大海无平期,我心无绝时”(《精卫》)的坚定信念,诗人咏叹故国的沦亡时事的变迁,并以强烈的爱国激情与民族气概与友人同勉。

拼音版

chóuzhūjiān

shízǎijiāngnánshìfēijūnxīnshēngguī

chóukànjīngkǒusānjūnkuìtòngshuōyángzhōushíwéi

xuèwèixiāojīnzhànlěibáitóuxiāngjiànjiùzhēng

dōngjīngzhūniányóushàoxiàngzūnqiántànshìwēi

作者简介

顾炎武

顾炎武

明末清初思想家、学者

顾炎武(1613—1682),字忠清,苏州府昆山县(今属江苏)人,清兵破南京后改名炎武,字宁人,号亭林,后世尊称为亭林先生。明亡后,曾两次参加武装抗清斗争,力图恢复明朝。复明无望后,顾炎武即致心于学术,誓死不与清廷合作。著有《日知录》一书。

参考资料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