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京守岁》是唐代诗人骆宾王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写客居西京除夕守岁而想念亲友的悲思,首联写闲居在家而少言谈说笑,中间两联借冬去春来的的季节状态写自己心中感情状态,并将视野转进眼前守岁情景,尾联直抒思乡情怀。此诗着重写诗人心境的变化,用笔细腻,情景交融,尾联直抒胸臆,足见真情。
闲居寡言宴(3),独坐惨风尘。
客居西京孤独而安闲,独坐深感惨烈的风尘。
忽见严冬尽,方知列宿(4)春。
忽见极寒的冬天已尽,方知分野之地正入春。
夜(5)将(6)寒色去,年共晓光(7)新。
除夕将寒冷气色带走,年岁与清晨日光共新。
耿耿(8)他乡夕,无由展旧亲。
异乡除夕怀重重心事,没有办法去探望旧亲。
(1)西京:即唐都长安。唐显庆二年(657),以洛阳为东都,长安为西都,一称“西京”。
(2)守岁:古代风俗,阴历除夕夜家人共坐,终夜不睡,等待天明,称作守岁。
(3)言宴:言笑,欢乐。《诗经·卫风·氓》。“总角之宴,言笑晏晏。”是指童年时的欢乐。
(4)列宿:众星宿,二十八宿。《史记·天官书》:“天有五星,地有五行;天则有列宿,地则有州域。”古天文学家把二十八宿按四方各分七宿,每一宿都与地域相对应,称为分野。
(5)夜:指除夕之夜,谓旧岁。
(6)将:随从。《汉书·礼乐志·郊祀歌》:“钟鼓竽笙,云舞翔翔,招摇灵氓,九夷宾将。”注“将,犹从也。”
(7)晓光:指新年的曙光。
(8)耿耿:心中挂怀、不安貌。《诗经·邶风·柏舟》:“耿耿不寐,如有隐忧。”
唐高宗仪凤三年(678),诗人担任明堂主簿不久,其母离世,诗人为母守孝之后,补长安主簿的空缺。《西京守岁》这首应作于其母去世后,居丧于浐水之滨时。
诗的开头说:“闲居寡言宴,独坐惨风尘。”这是说自己闲居在家,很少欢宴笑语。他感到缺少的,再也无法得到的是童年的欢乐,天真无邪的说说笑笑,令人难以忘怀。现在一人独坐,且常为官场的是非扰攘而感到悲伤。这联诗描绘出一个诗人自我的孤高形象。
颔联“忽见严冬尽,方知列宿春”,既是写时序的变化,也是写诗人内心情感的变化。意思是不觉的一年又将过去,眼看严酷的冬天就要完了,春暖花开之日又会到来。“忽见”的“忽”与“方知”的“方”相对举,微妙地表示出诗人心灵的震颤。自然界循着规律的转变,人间事也随着形势而变化。新的一年到来,新的希望萌动,这是人之常情,诗人自己也不例外。
颈联“夜将寒色去,年共晓光新”,写的正是除夕之夜,切题“守岁”。诗人的构思非常精巧,词语也很新颖。上句尤妙,用“寒色”写冬,已够别致,更加之以“夜将去”实为稀奇。“夜”竟把“寒色”将了去,而与“年”共新的是“晓光”。意思不过是但等“晓光”一到便是新年。若照直说来岂不索然无味。与他差不多同时的张说是这样写的:“故岁今晓尽,新年明旦来,愁心随斗柄,东北望春回。”(《钦州守岁》)这两首诗写的内容与主题相同,而艺术情趣却自见高低。后来王湾写的名句:“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次北固山下》)他也许得过骆宾王这联诗的启发。
尾联“耿耿他乡夕,无由展旧亲”,颠倒过来说,就是没机会见乡亲故友的面,他在京城思念得通晓不能入睡。这样直抒思乡情怀的结尾,还是一般“守岁”诗所常用的。
守岁诗并不罕见,主题也不新鲜,一般多是佳节思亲,羁旅怀乡,叹息时光速逝等等。而骆宾王《西京守岁》这首诗,虽然也写乡思,但不落俗套,他眷念的是总角时代的欢乐,叹息的是宦海风尘的扰攘,他童心不老,世欲淡薄。用清新的语言表达出诗人独特的感受,给人以新美的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