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蝴蝶·唤起一襟凉思

高观国 〔宋代〕 高观国

唤起一襟凉思,未成晚雨,先做秋阴。楚客悲残,谁解此意登临?古台荒、断霞斜照,新梦黯、微月疏砧。总难禁。尽将幽恨,分付孤斟。

从今,倦看青镜,既迟勋业,可负烟林?断梗无凭,岁华摇落又惊心。想莼汀、水云愁凝,闲蕙帐、猿鹤悲吟。信沉沉,故园归计,休更侵寻。

复制 复制
朗读 朗读
目录
作品原文 作品简介译文注释创作背景 作者简介

作品简介

《玉蝴蝶·唤起一襟凉思》是南宋词人高观国创作的一首词,此词上片开头三句总提秋景秋情,接着二句写秋景的残败凋零以及由此而引起的悲怆之情,之后二句写薄暮的苍凉悲壮和清夜的凄清淡远,结拍三句写词人因忧愁无人可诉而借酒浇愁;下片开头四句感慨功业无就,余下七句写词人的思归之情。全词风格清俊中有雄浑,突出之处在于用笔,笔下诸景总归为心头景,无一景不紧扣心头的“归志”,且写情写志,逐层近逼,情志由隐而显,最后逼出浩然归志。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翻译

唤起一襟(1)凉思,未成晚雨,先做秋阴(2)楚客悲残(3)谁解此意登临(4)?古台荒、断霞(5)斜照,新梦(6)微月(7)疏砧(8)。总难禁。尽将幽恨,分付(9)孤斟(10)

晚秋秋气唤起一片凄凉的心思,未化作黄昏时的潇潇细雨,便先成了秋云密布的阴沉。他乡作客的我在悲伤秋景残败的同时倍感悲怆,有谁能理解举目无亲的我登台时的情怀?一抹晚霞和夕阳斜照在苍老荒冷的古台上,回想起近日梦境而黯然销魂,因为在梦中看到了新月并听到了断断续续的捣衣声。这中悲凉总难承受。尽把一怀幽恨,寄托在自斟自饮中。

从今,倦看青镜,既迟勋业(11)(12)烟林(13)断梗(14)无凭,岁华(15)摇落(16)又惊心。想莼汀、水云愁凝(17)闲蕙帐、猿鹤悲吟(18)。信沉沉(19),故园归计,休更侵寻(20)

从今以后,不愿再照青铜镜,但既已迟于勋业,哪能再辜负故乡可供隐逸的山林?如今像逐水漂流的断梗一样飘泊无依,偏偏又到了令人怅然的秋草零落时节。想必家乡正是莼鲜鲈美的时节,水和云大概因人未归而愁思凝结,因人未归而闲置的蕙帐,大概会使夜间的飞鹤感到怨恨而清晨的山猿也感到吃惊。虽然家信全无,但已决计返回故园,便不再犹豫。

注释

(1)一襟:一片,一阵。

(2)秋阴:秋云。

(3)楚客悲残:暗用宋玉《九辩》中的“悲哉秋之为气也”句句意。楚客,词人自指。残,残败凋零。

(4)谁解此意登临:暗用宋玉《九辩》中的“登山临水兮送将归”句句意。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栏干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5)断霞:片断的云霞。

(6)黯:黯然,沮丧的样子。

(7)微月:眉月,新月。

(8)疏砧:断断续续的捣衣声。

(9)分付:付与。

(10)孤斟:独自饮酒。

(11)倦看青镜,既迟勋业:反用杜甫《江上》“勋业频看镜”句句意,指勋业不就而鬓染秋霜,故懒于照镜。青镜,即青铜镜。

(12)可:怎可。

(13)烟林:这里指故乡山水。

(14)断梗:折断的苇梗,比喻飘泊不定。

(15)岁华:指一年一枯荣的草木。华,即花。

(16)摇落:凋零。

(17)想莼汀、水云愁凝:据《晋书》记载,张翰因秋风吹起而想念家乡的莼菜羹,鲈鱼脍,遂辞官归隐。想莼汀,归隐之意。莼汀,长有莼菜的小洲,这里代指家乡。莼,莼菜,一种水草,叶子椭圆形,花暗红色,嫩叶可食。

(18)闲蕙帐、猿鹤悲吟:自己不归,使蕙帐闲置,猿惊鹤怨。

(19)沉沉:杳无音讯。

(20)侵寻:渐进,浸润,这里指犹豫不决。

创作背景

《玉蝴蝶·唤起一襟凉思》这是一首秋天感怀词。高观国是一个很有悲情的人,常在词中以冷寂哀伤的眼睛审物度人,伤物与伤已往往连在一起,使词呈现悲色。他曾经很有功业感,但由于命途多舛,迟于勋业的他还处于漂泊状态,且远离家乡后家信全无,于是故乡便成了他心灵的逃遁之所。某年秋季,客游在外的高观国有了思乡之念,因而创作此词,借以抒发迟暮之感、思乡之情,反思人生、喟叹人生,具体创作时间不详。

拼音版

dié··huànjīnliáng

huànjīnliángwèichéngwǎnxiānzuòqiūyīnchǔbēicánshuíjiědēnglíntáihuāngduànxiáxiézhàoxīnmèngànwēiyuèshūzhēnzǒngnánjìnjǐnjiāngyōuhènfēnzhēn

cóngjīnjuànkānqīngjìngchíxūnyānlínduàngěngpíngsuìhuáyáoluòyòujīngxīnxiǎngchúntīngshuǐyúnchóunìngxiánhuìzhàngyuánbēiyínxìnchénchényuánguīxiūgèngqīnxún

作者简介

高观国

高观国

南宋词人

高观国(?—?),字宾王,号竹屋,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其词多写男女恋情,抒发闲适之情,芳悱缠绵。但格律严谨,字炼句琢,风格与秦观相近,深受周邦彦、姜夔诸词家影响,属风雅词派。他与史达祖交谊甚厚,经常迭相唱和。张炎将其词与姜夔、吴文英、史达祖并称。著有《竹屋痴语》一卷。

参考资料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