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尺

顾炎武 〔清代〕 顾炎武

八尺孤帆一叶舟,相将风水到今秋。

曾来白帝寻先主,复走江东问仲谋。

海上鱼龙应有恨,山中草木自生愁。

凭君莫话兴亡事,旧日长年巳白头。

复制 复制
目录
作品原文 作品简介译文注释创作背景 作者简介

作品简介

《八尺》是清代文学家顾炎武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诗的首联写诗人乘船在海上,与风水相随;颔联写自己东奔西走,访求英雄人物;颈联用拟人化手法,暗喻祖国山川河海无处不受外族侵略者的蹂躏,体现了沦亡后国土所呈现的凄凉惨淡的景象;尾联写诗人为救国长期奔走,直到头发已白,表现了满怀的悲愤心情。全诗运用暗示、比喻、衬托、拟人相结合的手法,把诗人强烈的爱国思想,写得慷慨淋漓,凄楚动人。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翻译

八尺孤帆一叶舟,相将风水(1)到今秋。

八尺高的孤帆一只船,与风与水相伴随直到今年秋天。

曾来白帝(2)先主(3),复走江东问仲谋(4)

我曾经到白帝城寻求先主刘备,又跑到江东访问吴主孙仲谋。

海上鱼龙应有恨,山中草木自生愁。

海里的鱼龙应该有恨,山中的草木独自生愁。

(5)君莫话兴亡事,旧日长年巳白头。

请你不要说起兴亡事,我长期奔走头发已白。

注释

(1)相将风水:与风水相伴随。相将:相与,相共。

(2)白帝:即白帝城,今四川奉节。

(3)先主:即刘备。

(4)仲谋:孙权的号。

(5)凭:依托,拜托。

(6)已白头:头发已白。这里用白头衬托为教国而弃走的时间的久长。

创作背景

《八尺》此诗为顺治六年(1649)作者36岁时所作。诗人自31岁参加反清起义失败之后,四处奔走,纠合同道,力图兴复。但历时颇久,壮志未酬,深感痛心。这首诗就是这种心情的流露。

拼音版

chǐ

chǐfānzhōuxiāngjiāngfēngshuǐdàojīnqiū

céngláibáixúnxiānzhǔzǒujiāngdōngwènzhòngmóu

hǎishànglóngyīngyǒuhènshānzhōngcǎoshēngchóu

píngjūnhuàxìngwángshìjiùzhǎngniánbáitóu

作者简介

顾炎武

顾炎武

明末清初思想家、学者

顾炎武(1613—1682),字忠清,苏州府昆山县(今属江苏)人,清兵破南京后改名炎武,字宁人,号亭林,后世尊称为亭林先生。明亡后,曾两次参加武装抗清斗争,力图恢复明朝。复明无望后,顾炎武即致心于学术,誓死不与清廷合作。著有《日知录》一书。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