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尺》是清代文学家顾炎武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诗的首联写诗人乘船在海上,与风水相随;颔联写自己东奔西走,访求英雄人物;颈联用拟人化手法,暗喻祖国山川河海无处不受外族侵略者的蹂躏,体现了沦亡后国土所呈现的凄凉惨淡的景象;尾联写诗人为救国长期奔走,直到头发已白,表现了满怀的悲愤心情。全诗运用暗示、比喻、衬托、拟人相结合的手法,把诗人强烈的爱国思想,写得慷慨淋漓,凄楚动人。
八尺孤帆一叶舟,相将风水(1)到今秋。
八尺高的孤帆一只船,与风与水相伴随直到今年秋天。
曾来白帝(2)寻先主(3),复走江东问仲谋(4)。
我曾经到白帝城寻求先主刘备,又跑到江东访问吴主孙仲谋。
海上鱼龙应有恨,山中草木自生愁。
海里的鱼龙应该有恨,山中的草木独自生愁。
凭(5)君莫话兴亡事,旧日长年巳白头。
请你不要说起兴亡事,我长期奔走头发已白。
(1)相将风水:与风水相伴随。相将:相与,相共。
(2)白帝:即白帝城,今四川奉节。
(3)先主:即刘备。
(4)仲谋:孙权的号。
(5)凭:依托,拜托。
(6)已白头:头发已白。这里用白头衬托为教国而弃走的时间的久长。
《八尺》此诗为顺治六年(1649)作者36岁时所作。诗人自31岁参加反清起义失败之后,四处奔走,纠合同道,力图兴复。但历时颇久,壮志未酬,深感痛心。这首诗就是这种心情的流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