候馆梅残,溪桥柳细,草薰风暖摇征辔。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阑倚。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
《踏莎行·候馆梅残》是宋代文学家欧阳修的词作,此词主要抒写早春南方行旅的离愁。上阕写行人客旅的思念。以时空的转换,写人在旅途,漂泊无际,且无止期,从而展示了游子剪不断的离愁。下阕写居者对高楼的企盼和悬想,写远望之人的内心活动。春山本无内外之别,词人将其界定,写出居者念远的迷茫心境委婉,寓情于景,含蓄深沉,是为人所称道的名篇。
候馆(1)梅残,溪桥柳细,草薰(2)风暖摇征辔(3)。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4)不断如春水。
客舍前的梅花已经凋残,溪桥旁新生细柳轻垂,春风踏芳草远行人跃马扬鞭。走得越远离愁越没有穷尽,像那迢迢不断的春江之水。
寸寸柔肠(5),盈盈(6)粉泪(7),楼高莫近危阑(8)倚。平芜(9)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
寸寸柔肠痛断,行行盈淌粉泪,不要登高楼望远把栏杆凭倚。平坦的草地尽头就是重重春山,行人还在那重重春山之外。
(1)候馆:迎宾候客之馆舍。
(2)草薰:小草散发的清香。薰,香气侵袭。
(3)征辔:行人坐骑的缰绳。辔,缰绳。
(4)迢迢:形容遥远的样子。
(5)寸寸柔肠:柔肠寸断,形容愁苦到极点。
(6)盈盈:泪水充溢眼眶之状。
(7)粉泪:泪水流到脸上,与粉妆和在一起。
(8)危阑:也作“危栏”,高楼上的栏杆。
(9)平芜:平坦地向前延伸的草地。芜,草地。
据中国唐代文学学会会长陈尚君考证,欧阳修《踏莎行·候馆梅残》这首词当作于宋仁宗明道元年(1033年)暮春,是作者早年行役江南时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