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莎行·候馆梅残

欧阳修 〔宋代〕 欧阳修

候馆梅残,溪桥柳细,草薰风暖摇征辔。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阑倚。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

复制 复制
朗读 朗读
目录
作品原文 作品简介译文注释创作背景 作者简介

作品简介

《踏莎行·候馆梅残》是宋代文学家欧阳修的词作,此词主要抒写早春南方行旅的离愁。上阕写行人客旅的思念。以时空的转换,写人在旅途,漂泊无际,且无止期,从而展示了游子剪不断的离愁。下阕写居者对高楼的企盼和悬想,写远望之人的内心活动。春山本无内外之别,词人将其界定,写出居者念远的迷茫心境委婉,寓情于景,含蓄深沉,是为人所称道的名篇。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翻译

候馆(1)梅残,溪桥柳细,草薰(2)风暖摇征辔(3)。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4)不断如春水。

客舍前的梅花已经凋残,溪桥旁新生细柳轻垂,春风踏芳草远行人跃马扬鞭。走得越远离愁越没有穷尽,像那迢迢不断的春江之水。

寸寸柔肠(5)盈盈(6)粉泪(7),楼高莫近危阑(8)倚。平芜(9)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

寸寸柔肠痛断,行行盈淌粉泪,不要登高楼望远把栏杆凭倚。平坦的草地尽头就是重重春山,行人还在那重重春山之外。

注释

(1)候馆:迎宾候客之馆舍。

(2)草薰:小草散发的清香。薰,香气侵袭。

(3)征辔:行人坐骑的缰绳。辔,缰绳。

(4)迢迢:形容遥远的样子。

(5)寸寸柔肠:柔肠寸断,形容愁苦到极点。

(6)盈盈:泪水充溢眼眶之状。

(7)粉泪:泪水流到脸上,与粉妆和在一起。

(8)危阑:也作“危栏”,高楼上的栏杆。

(9)平芜:平坦地向前延伸的草地。芜,草地。

创作背景

据中国唐代文学学会会长陈尚君考证,欧阳修《踏莎行·候馆梅残》这首词当作于宋仁宗明道元年(1033年)暮春,是作者早年行役江南时的作品。

拼音版

shāxíng··hòuguǎnméicán

hòuguǎnméicánqiáoliǔcǎoxūnfēngnuǎnyáozhēngpèichóujiànyuǎnjiànqióngtiáotiáoduànchūnshuǐ

cùncùnróuchángyíngyíngfěnlèilóugāojìnwēilánpíngjìnchùshìchūnshānxíngréngèngzàichūnshānwài

作者简介

欧阳修

欧阳修

北宋政治家、文学家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年 又号六一居士。吉水(今属江西)人。幼贫而好学。天圣八年(1030年)进士。曾任枢密副使、参知政事。因议新法与王安石不合,退居颍州知州。卒谥文忠。提倡古文,奖掖后进,为北宋古文运动领袖。散文富阴柔之美,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学韩愈、李白,古体高秀,近体妍雅。词婉丽,承袭南唐余风。曾与宋祁合修《新唐书》,并独撰《新五代史》。有《欧阳文忠公集》、《六一词》等。

参考资料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