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洲生荻芽,春岸飞杨花。
河豚当是时,贵不数鱼虾。
其状已可怪,其毒亦莫加。
忿腹若封豕,怒目犹吴蛙。
庖煎苟失所,入喉为镆铘。
若此丧躯体,何须资齿牙?
持问南方人,党护复矜夸。
皆言美无度,谁谓死如麻!
我语不能屈,自思空咄嗟。
退之来潮阳,始惮飧笼蛇。
子厚居柳州,而甘食虾蟆。
二物虽可憎,性命无舛差。
斯味曾不比,中藏祸无涯。
甚美恶亦称,此言诚可嘉。
《范饶州坐中客语食河豚鱼》是北宋诗人梅尧臣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这首诗通过叙述河豚虽美味但是是有毒的,以及不值得为尝其美味而送命,讽刺人世间为了名利而不顾生命与气节的人。
春洲生荻芽(1),春岸飞杨花(2)。
春天,水边的小洲生出了嫩嫩的荻芽,岸上的杨柳吐絮,满天飞花。
河豚当是时,贵不数(3)鱼虾。
河豚鱼在这时候上市,价格昂贵,超过了所有的鱼虾。
其状已可怪,其毒亦莫加(4)。
河豚的样子已足以让人觉得奇怪,毒性也没什么食物能比上它。
忿腹若封豕(5),怒目(6)犹吴蛙(7)。
鼓动的大腹好像一头大猪,突出双眼,又如同吴地鼓腹的青蛙。
庖煎苟失所,入喉为镆铘(8)。
烧煮如果不慎重不得法,吃下去马上丧命,就像遭到利剑的宰杀。
若此丧躯体,何须资齿牙(9)?
像这样给人生命带来伤害的食物,人们又为什么要去吃它?
持问南方人,党护(10)复矜夸(11)。
我把这问题请教南方人,他们却对河豚赞不绝口,夸了又夸。
皆言美无度(12),谁谓死如麻(13)!
都说这鱼实在是味道鲜美,闭口不谈毒死的人多如麻。
我语不能屈,自思空咄嗟(14)。
我没办法驳倒他们,反复思想,空自嗟讶。
退之来潮阳,始惮飧笼蛇。
韩愈来到潮阳,开始时也怕吃蛇。
子厚居柳州,而甘食虾蟆。
柳宗元到了柳州,没多久就坦然地吃起了虾蟆。
二物虽可憎,性命无舛差(15)。
蛇和虾蟆形状虽然古怪,令人厌恶,但对人的性命没什么妨害,不用担惊受怕。
斯味曾(16)不比,中藏祸无涯。
河豚鱼的味道虽然超过它们,但隐藏的祸患无边无涯。
甚美恶亦称(17),此言诚可嘉。
太美的东西一定也很恶,古人这句话可讲的一点也不差。
(1)荻芽:荻草的嫩芽,又名荻笋,南方人用荻芽与河豚同煮作羹。
(2)杨花:即柳絮。
(3)不数:即位居其上。
(4)莫加:不如,比不上。
(5)封豕:大猪。
(6)怒目:瞪着眼睛。
(7)吴蛙:吴地青蛙。
(8)镆铘:古代宝剑名。
(9)资齿牙:犒赏牙齿,这里指吃。
(10)党护:袒护。
(11)矜夸:自夸,这里指对河豚夸赞不绝。
(12)美无度:美无度,极言其美无比。
(13)死如麻:死去的人像麻一样多。
(14)咄嗟:叹息。
(15)舛差:差错,危害。
(16)曾:岂,难道。
(17)称:相当。
1038年(景祐五年),梅尧臣将在建德县(今属浙江)卸任,范仲淹时知饶州(治所在今江西波阳),约他同游庐山。在范仲淹席上,有人绘声绘色地讲起河豚这种美味,引起梅尧臣极大兴趣,写下《范饶州坐中客语食河豚鱼》此诗记下当时情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