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塘朱槛麹尘波,圆绿卷新荷。
兰条荐浴,菖花酿酒,天气尚清和。
好将沉醉酬佳节,十分酒、一分歌。
狱草烟深,讼庭人悄,无吝宴游过。
《少年游·端午赠黄守徐君猷》是北宋文学家苏东坡创作的一首词,作于宋神宗元丰四年(西元一〇八一年)五月。上阕,写端午时节,黄州一派清新升平气象。下阕,写东坡与徐君猷一起欢度端午节日。全词,藉景抒情,名为写端午酬节风俗,欣赏五月自然风光,实是藉题发挥,歌颂徐君猷的善施政德,使民安乐的功绩,表露东坡自己的忠君爱国忧民的愿望。
银塘(1)朱槛(2)麹尘波,圆(4)绿卷(5)新荷。
银亮的池塘,红色的栏杆,倒映在淡黄色的水波里,团团的绿叶托起清新的荷花。
兰条(6)荐(7)浴,菖花(8)酿酒,天气尚清和。
用兰叶浸水洗澡,用菖蒲花酿酒喝,天气清明而暖和。
好将沉醉(9)酬(10)佳节,十分酒、一分歌。
需要用喝酒、聚会来酬谢端午佳节,这里有美酒歌舞陪伴。
狱草烟深,讼庭人悄,无吝(11)宴游过。
监狱里的草长的深,公堂上也静悄悄的,不妨多多的摆宴、游玩。
(1)银塘:银亮的池塘。
(2)朱槛:红色的栏杆。
(3)麹尘::指淡黄色的江水。麹,同曲。酿酒时,用以发酵的“酒曲”,所生的菌呈淡黄色。
(4)圆:团团。
(5)卷:托住。
(6)条:枝。
(7)荐:进。
(8)菖花:菖蒲花。
(9)沉醉:喝酒过多,人昏昏欲睡的样子。
(10)酬:酬谢。
(11)无吝:不吝惜,不要舍不得。
宋神宗元丰四年(1081年)五月,是苏轼被贬黄州后的第二个端午节。此时,苏轼心情稍为平静,与徐君猷(苏轼贬官黄州时的好友)同赏五月的风光,饮酒开怀,作《少年游·端午赠黄守徐君猷》该词以答谢之。
上阕,写黄州端午节一派清新升平气象。「银塘朱槛曲尘波,圆绿卷新荷」,描绘宜人的美景。一「银」,一「朱」,一「曲尘」,一「圆」,一「绿」,一「新荷」,组缀成五月百色争妍的风景图,颇有「晴沙金居色,春水曲尘波。红簇交枝杏,春含卷叶荷」(白乐天《春江闲步赠张山人》)的神韵。「兰条荐浴,菖花酿酒」,笔锋一转,由写大自然进入到写民俗生活:绿兰枝浸水而浴,绿菖蒲酿酒而饮。整个生活,沉浸在浓郁的节日气氛中,身心愉快。最后一句为点睛之笔,将上述四句的意境概括为「天气尚清和」,世界上一切都是清新的、和好的、升平的。
下阕,写东坡与徐君猷一起欢度端午节日。「好将沉醉酬佳节,十分酒,一分歌」,开头三句,承上启下,将酬节「沉醉」,伴之以「歌」,将欢欣谐趣的两位官员描绘得十分传神。「好将」二字,起到贯连上阕与下阕的主脉作用。「狱草烟深,讼庭人悄,无恡宴游过」,是东坡承上升平景象而吐出的酒后真言:太守治州有方,无人犯罪,遗爱人世,百姓安居,可以称之为「道不拾遗,夜不闭戸」的清泰政治。这正是东坡藉题抒发爱民思想的用意。自然,这次端午酬节超过正常性的游宴就没有什么可吝惜的了。字里行间渗透东坡与徐君猷志同道合的情谊与痛快淋漓之才思。
《少年游·端午赠黄守徐君猷》全词,名为写端午酬节风俗,欣赏五月自然风光,实是藉题发挥,歌颂徐君猷的善施政德,使民安乐的功绩,表露东坡自己的忠君爱国忧民的愿望。上阕结尾处「天气尚清和」,收而未尽,为下阕留出馀地,正好是下阕起句「好将沉醉酬佳节」的过阕句,由咏景而转向写人,起了承递作用,景情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