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卿里》清代文学家袁枚所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此诗的首联追忆荆轲在易水边别燕太子丹及众宾客、决死入秦时的情景;颔联言荆轲刺秦王事败而殉身,自谓可以报答太子却不忍见田光之灵;颈联写荆轲的大无畏气概受到古今之人的赞颂和景仰;尾联言荆轲刺秦之举虽未遂,然已感天动地。这首咏怀之作格调高昂,毫无迟暮、悲凉之感;用典自然圆熟,无斧凿别,联想奇特。
水边歌罢酒千行(1),生戴吾头(2)入虎狼(3)。
易水边壮歌唱罢送行的人们举杯告别,一腔热血孤身入秦向虎狼。
力尽自堪(4)酬太子(5),魂归何忍见田光(6)?
力气用尽固然能够报答太子的重恩,谋刺未成魂归怎么对得起田光?
英雄祖饯(7)当年泪,过客衣冠此日霜。
似见当年饯行时英雄的悲泪,如今过客衣冠还凝上一片清霜。
匕首无灵公莫笑,乱山终古(8)刺咸阳(9)。
匕首无灵荆轲你莫要抱憾,看乱山如剑万古都直刺咸阳!
(1)酒千行:送行的人们举酒告别。
(2)生戴吾头:指荆轲抱着决死之心入秦。戴:带着。
(3)虎狼:虎狼之国,指秦国。
(4)堪:能够。
(5)太子:燕太子丹。
(6)田光:燕国义士,他向燕太子丹推荐荆轲行刺秦王,临行前,又自杀以示不泄露谋刺的机密。
(7)祖饯:饯行。祖:出行前祭祀路神。
(8)终古:自古以来,一直。
(9)咸阳:秦国的都城。
公元1736年(乾隆元年),作者为广西巡抚金珙所推荐,进京应博学鸿词试,在途经荆轲故里、今河北省易县时,写下了这首《荆卿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