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日渡江

李东阳 〔明代〕 李东阳

秋风江口听鸣榔,远客归心正渺茫。

万里乾坤此江水,百年风日几重阳。

烟中树色浮瓜步,城上山形绕建康。

直过真州更东下,夜深灯影宿维扬。

复制 复制
朗读 朗读
目录
作品原文 作品简介译文注释创作背景 作者简介

作品简介

《九日渡江》是明代诗人李东阳重阳节作客扬子江畔时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诗中,诗人从瓜步烟树、建康山形,联想到自身如今寄寓天涯,思乡之念顿起,从而得出滋生无穷的慨叹。全诗清丽流畅,辞情兼美,确为佳构。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翻译

秋风江口听鸣榔(2),远客归心正渺茫。

在秋风中伫立江口听船家把船舷敲响,远在他乡作客回乡的心情一片渺茫。

万里乾坤此江水,百年风日几重阳。

乾坤万里独对着这无尽的江水,人生百年能遇上几个风和日丽的重阳。

烟中树色浮瓜步(3),城上山形绕建康(4)

瓜步镇飘浮在烟雾弥漫的树林中,建康城四面环绕着连绵的山冈。

直过真州(5)更东下,夜深灯影宿维扬(6)

一直过了真州再向东驶去,到深夜就可住宿在灯火通明的维扬。

注释

(1)九日:九月九日重阳节。

(2)鸣榔:用木条敲打船舷发出响声。渔民常鸣榔驱鱼,渡船则用作将开船的信号。

(3)瓜步:镇名,在今江苏六合县东南瓜步山下,东临长江。

(4)建康:今江苏南京市。

(5)真州:今江苏仪征,在长江北岸。

(6)维扬:今江苏扬州市。

创作背景

成化十六年(1480年),李东阳被派为应天(今江苏南京)乡试考官,公干完后,由南京渡江往扬州北上,时逢重阳;思亲之感油然而生,遂赋《九日渡江》此诗。

拼音版

jiǔjiāng

qiūfēngjiāngkǒutīngmínglángyuǎnguīxīnzhèngmiǎománg

wànqiánkūnjiāngshuǐbǎiniánfēngchóngyáng

yānzhōngshùguāchéngshàngshānxíngràojiànkāng

zhíguòzhēnzhōugèngdōngxiàshēndēngyǐng宿wéiyáng

作者简介

李东阳

李东阳

明朝内阁首辅,吴中四才子

李东阳(1447—1516),字宾之,号西涯,湖广茶陵(今属湖南)人。天顺八年(1464年)进士,官至礼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李东阳上承台阁体,下启“前后七子”,以他为首的茶陵诗派,力主宗法杜甫。著有《怀麓堂集》《怀麓堂诗话》等。

参考资料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