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岑竦天壁,突兀如鲸额。
奔蹙横澄潭,势吞落星石。
沙带秋月明,水摇寒山碧。
佳境宜缓棹,清辉能留客。
恨君阻欢游,使我自惊惕。
所期俱卜筑,结茅炼金液。
《泾溪南蓝山下有落星潭可以卜筑余泊舟石上寄何判官昌浩》是唐代诗人李白所作的一首五言古诗,首四句似写蓝山风景之奇特:蓝岑危崖高耸、突兀如鲸鱼额、怪石势吞落星潭。实喻幽州形势之危急,为下文劝告友人作铺垫。次四句似是留客之雅俗共赏,实则促友人醒悟隐退之意。末四句劝告友人趁此脱身,归隐林下。“惊惕”既有魂惊魄惕之意,表达出诗人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的情势之下,渴望友人何判官能与他一起隐居蓝山,实则炼丹学道,暗则明哲保身。
蓝岑(1)竦天壁,突兀(2)如鲸额。
蓝山耸天而立如同一道墙壁,突兀而出像鲸鱼额头。
奔蹙(3)横澄潭,势吞落星石。
如奔如蹙横在澄彻的深潭之前,其势吞没落星之石。
沙带秋月明,水摇寒山碧。
溪沙带着秋月的明辉,潭水摇荡光映寒山翠碧。
佳境宜缓棹,清辉能留客。
如此佳境真应缓棹慢行,如此清辉光彩真能留客脚步。
恨(4)君(5)阻欢游,使我自惊惕(6)。
遗憾的是您不能来此欢游,使我心中又惊又忧。
所期俱卜筑(7),结茅(8)炼金液(9)。
我所期望的是您我共同在此占卜选址,盖筑茅屋炼长生不老之药。
(1)蓝岑:即蓝山。
(2)突兀:高耸貌。
(3)奔蹙:指山如奔如蹙。蹙,屈聚紧缩。
(4)恨:深以为憾。
(5)君:指何判官
(6)惊惕:即警惕。
(7)卜筑:择地而居。
(8)结茅:筑茅屋。
(9)金液:指长生不老药。
天宝十二年(公元753年),李白五十三岁。《泾溪南蓝山下有落星潭可以卜筑余泊舟石上寄何判官昌浩》是李白游泾县蓝山所作,大约作于安禄山反叛之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