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萨蛮·溪山掩映斜阳里

魏玩 〔宋代〕 魏玩

溪山掩映斜阳里,楼台影动鸳鸯起。隔岸两三家,出墙红杏花。

绿杨堤下路,早晚溪边去。三见柳绵飞,离人犹未归。

复制 复制
朗读 朗读
目录
作品原文 作品简介译文注释创作背景 作者简介

作品简介

《菩萨蛮·溪山掩映斜阳里》是北宋词人魏玩所写的一首词。此词上片着重写景,亦以起兴,水上鸳鸯,墙头红杏,俱足以触起其对丈夫曾布的思念;下片着重写情,直抒离愁。寓时序变迁于景物硬化之中,暗示离思与日俱增。全词语淡而情深,意婉而不俗,不似花归派词人写离情必用艳语。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翻译

溪山掩映斜阳里,楼台影(1)鸳鸯(2)起。隔岸两三家,出墙红杏花(3)

溪水和山峰都笼罩在夕阳余晖之中。微风吹拂下,溪水荡起层层绿波,倒映在水中的楼台也仿佛在晃动,惊起了水面上的鸳鸯。溪水的两岸,只住着两三户人家,一枝娇艳的杏花从院墙上探出头来。

绿杨堤下路,早晚溪边去。三见柳绵(4)飞,离人(5)犹未归。

在杨柳掩映的溪边小路上,有人天天在那里徘徊观望。年年看柳絮飘飞,至今已经看了三次,离人为什么还不还乡?

注释

(1)楼台影:表明溪水在微风的吹拂下,荡起绿波,而楼台的影子也如同晃动一般。

(2)鸳鸯:一种情鸟,雌雄相依,形影不离,如同良侣。

(3)出墙红杏花:出自宋·叶绍翁《游园不值》诗:“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支红杏出墙来”。

(4)柳绵:成熟了的柳叶种子,因其上有白色茸毛、随风飘舞如棉似絮而得名,又叫柳絮。在古代水边杨柳往往是送别的场所。

(5)离人:离别的人;离开家园、亲人的人。

创作背景

《菩萨蛮·溪山掩映斜阳里》该词具体创作年份未知。相传曾布出仕在外,连赴秦州、陈州、蔡州、庆州等地,三年未归,魏夫人有感而写下这首词。

拼音版

mán··shānyǎnyìngxiéyáng

shānyǎnyìngxiéyánglóutáiyǐngdòngyuānyāngànliǎngsānjiāchūqiánghóngxìnghuā

绿yángxiàzǎowǎnbiānsānjiànliǔmiánfēirényóuwèiguī

作者简介

魏玩

魏玩(魏夫人)

北宋女词人

魏玩(1040—1103),字玉汝,襄州襄阳(今湖北襄樊)人,魏泰之姊,曾布之妻,世称魏夫人。出身世家,自幼博览群书,成年后极力提倡并恪守封建伦理道德。多次受到朝廷褒奖,封鲁国夫人。著作颇多,以诗词见长,著有《魏夫人集》,已佚。今存诗作《虞美人草行》1首;词作14首,多写闺情。民国周泳先辑有《鲁国夫人词》1卷。

参考资料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