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萨蛮·溪山掩映斜阳里》是北宋词人魏玩所写的一首词。此词上片着重写景,亦以起兴,水上鸳鸯,墙头红杏,俱足以触起其对丈夫曾布的思念;下片着重写情,直抒离愁。寓时序变迁于景物硬化之中,暗示离思与日俱增。全词语淡而情深,意婉而不俗,不似花归派词人写离情必用艳语。
溪山掩映斜阳里,楼台影(1)动鸳鸯(2)起。隔岸两三家,出墙红杏花(3)。
溪水和山峰都笼罩在夕阳余晖之中。微风吹拂下,溪水荡起层层绿波,倒映在水中的楼台也仿佛在晃动,惊起了水面上的鸳鸯。溪水的两岸,只住着两三户人家,一枝娇艳的杏花从院墙上探出头来。
绿杨堤下路,早晚溪边去。三见柳绵(4)飞,离人(5)犹未归。
在杨柳掩映的溪边小路上,有人天天在那里徘徊观望。年年看柳絮飘飞,至今已经看了三次,离人为什么还不还乡?
(1)楼台影:表明溪水在微风的吹拂下,荡起绿波,而楼台的影子也如同晃动一般。
(2)鸳鸯:一种情鸟,雌雄相依,形影不离,如同良侣。
(3)出墙红杏花:出自宋·叶绍翁《游园不值》诗:“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支红杏出墙来”。
(4)柳绵:成熟了的柳叶种子,因其上有白色茸毛、随风飘舞如棉似絮而得名,又叫柳絮。在古代水边杨柳往往是送别的场所。
(5)离人:离别的人;离开家园、亲人的人。
《菩萨蛮·溪山掩映斜阳里》该词具体创作年份未知。相传曾布出仕在外,连赴秦州、陈州、蔡州、庆州等地,三年未归,魏夫人有感而写下这首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