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家傲·九月霜秋秋已尽

欧阳修 〔宋代〕 欧阳修

九月霜秋秋已尽,烘林败叶红相映。惟有东篱黄菊盛。遗金粉,人家帘幕重阳近。

晓日阴阴晴未定,授衣时节轻寒嫩。新雁一声风又近。云欲凝,雁来应有吾乡信。

复制 复制
目录
作品原文 作品简介译文注释文学赏析 作者简介

作品简介

《渔家傲·九月霜秋秋已尽》是宋代文学家欧阳修创作的一组联章词《渔家傲十二首》的第九首。这组词是一种叙述风土民情的新腔。十二首词以时间为顺序,描摹一年中十二个月不同的风光景物和风土人情,包括春耕、清明、端阳、七夕、中秋和冬至等民俗节庆活动。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全文

九月霜秋秋已尽,(1)林败叶红相映。惟有东篱黄菊盛。(2)金粉,人家帘幕重阳近。

九月起霜,秋天已经到了尽头,逐渐凋残的稀疏的红叶映照着山间林野,只有菊花盛开。重阳节就要到了,要登高、饮菊花酒、插茱萸、簪菊花点缀门户。

晓日阴阴晴未定,授衣时节(4)轻寒嫩。新雁一声风又近。云欲(5),雁来应有吾乡信。

日色沉沉,忽晴忽阴,终于感受到授衣时节的轻寒了。劲厉的西风吹过,传来第一阵南飞大雁的鸣叫声,天上云朵凝聚,飞来的大雁啊,你应该捎来我家乡的书信吧。

注释

(1)烘:映照,衬托。吴融《沃焦山赋》:“陂陀兮压海万里,鸿洞兮烘天一隅。”

(2)遗:赠送。

(3)金粉::菊花之金黄色花蕊,指代菊花或菊花酒。古人在重阳节有献赠菊花酒为礼为寿之习。

(4)授衣时节:九月。《诗经·豳风·七月》:“七月流火,九月授衣。”

(5)凝:凝聚。颜延之《还至梁城作》诗:“故国多乔木,空城凝寒云。”今按,凝字有平仄两读,此处读去声。

文学赏析

《渔家傲·九月霜秋秋已尽》写暮秋景象兼及重阳感怀。上片“九月”二句,以稀疏的逐渐凋残的红叶(比如枫叶)映照着山间林野,做为有代表性的事物来描绘“秋已尽”的景象。“唯有”三句,写重阳佳节。古人过重阳节,最重要的活动是登高、饮菊花酒、插茱萸、簪菊花,或以茱萸、菊花点缀门户。“人家帘幕重阳近。”当即包括了这些丰富的内容。下片“晓日”二句,写天气阴晴不定,轻寒侵人。重阳前后还有残红,还有黄菊,现在连阳光都是阴沉沉的。色彩不一样了,情感也不同了。“新雁”三句的大雁、西风,不但加深了悲秋的气氛,而且引发了浓重的乡思。“风又劲”“云欲凝”,与“轻寒”“晓日阴阴”相呼应,再次加重“秋已尽”的意思,而“雁来应有吾乡信”则表达一种“登山临水兮送将归”(宋玉《九辩》)的游子之悲。《汉书・苏武传》载苏武被拘于匈奴,“得夜见汉使”,“教使者谓单于:言天子射上林中,得雁,足有系帛书”。这里用“应有,是期望之辞,以此表达思念家乡与亲人之情。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钱起《江行一百首》之十五:“渚边新雁下,舟上独妻凉。俱是南来客,怜君缀一行。”都是念亲人叹飘零的。此篇上片写重阳,下片提起雁书,主题大体相同。

作者简介

欧阳修

欧阳修

北宋政治家、文学家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年 又号六一居士。吉水(今属江西)人。幼贫而好学。天圣八年(1030年)进士。曾任枢密副使、参知政事。因议新法与王安石不合,退居颍州知州。卒谥文忠。提倡古文,奖掖后进,为北宋古文运动领袖。散文富阴柔之美,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学韩愈、李白,古体高秀,近体妍雅。词婉丽,承袭南唐余风。曾与宋祁合修《新唐书》,并独撰《新五代史》。有《欧阳文忠公集》、《六一词》等。

参考资料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