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山曲

孟郊 〔唐代〕 孟郊

巴江上峡重复重,阳台碧峭十二峰。

荆王猎时逢暮雨,夜卧高丘梦神女。

轻红流烟湿艳姿,行云飞去明星稀。

目极魂断望不见,猿啼三声泪滴衣。

复制 复制
朗读 朗读
目录
作品原文 作品简介译文注释 作者简介

作品简介

《巫山曲》是唐代诗人孟郊创作的一首七言古诗。这首诗主要写的是巫山神女的传说。前两句写行船中的诗人沿途见到的景象。三、四两句写楚王梦遇神女的古老神话。诗中将楚王夜卧的高唐换成神女所居的高丘,将场景集中在一处,使楚王和神女相会的情节更为集中。五、六两句写神女形象。最后两句写失落惆怅之感,表现了和神女离别的痛苦。这首诗成功地描绘了神女的形象,写得形象而又飘渺,用语恰当。同时,诗人将自己的所思所想和神女峰的传说、峡中景色完美地融在了一起,传神地表达出了诗人在行舟峡中的特殊感受。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翻译

巴江(1)上峡(2)重复重,阳台(3)碧峭十二峰(4)

巴东三峡中山峦一重又一重,阳台山旁是碧绿峭拔的十二峰。

荆王(5)猎时逢暮雨(6),夜卧高丘(7)梦神女。

荆王射猎时正逢巫山雨意云浓,夜卧高山之上梦见了巫山神女。

轻红流烟(8)湿艳姿(9),行云飞去明星稀(10)

云霞、彩虹和微雨湿了神女艳姿,月明星稀神女化作行云在峡中飞逝。

目极(11)魂断(12)望不见,猿啼三声泪滴衣。

极目远望、再也不见神女芳影,听到峡中猿猴声声悲鸣,不觉令人泪落打湿了衣裳。

注释

(1)巴江:水名。这里指鄂西、川东的长江。这一带周初为巴子国,后为巴郡。

(2)上峡:高峡。

(3)阳台:今重庆巫山县高都山,传为《高唐赋》所写楚王、神女相会之阳台。实为后人附会。

(4)十二峰:巫山群峰陡峭,著名的有十二峰,峰名说法不一。

(5)荆王:楚王。荆:春秋时楚国的旧称。

(6)暮雨:指神女。

(7)高丘:泛指高山。

(8)轻红流烟:淡红色的飘动的云气。

(9)湿艳姿:沾湿的美丽姿容。

(10)明星稀:星星稀少,指破晓时分。

(11)目极:极目远望。

(12)魂断:销魂神往。

拼音版

shān

jiāngshàngxiáchóngchóngyángtáiqiàoshíèrfēng

jīngwánglièshífénggāoqiūmèngshén

qīnghóngliúyānshī湿yàn姿xíngyúnfēimíngxīng

húnduànwàngjiànyuánsānshēnglèi

作者简介

孟郊

孟郊(诗囚)

唐代著名诗人

孟郊(751—814),字东野,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人。少年时隐居嵩山。近五十岁才中进士,任溧阳县尉。与韩愈交谊颇深。其诗感伤自己的遭遇,多寒苦之音。用字造句力避平庸浅率,追求瘦硬。与贾岛齐名,有“郊寒岛瘦”之称。有《孟东野诗集》。

参考资料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