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家行

王建 〔唐代〕 王建

男声欣欣女颜悦,人家不怨言语别。

五月虽热麦风清,檐头索索缲车鸣。

野蚕作茧人不取,叶间扑扑秋蛾生。

麦收上场绢在轴,的知输得官家足。

不望入口复上身,且免向城卖黄犊。

田家衣食无厚薄,不见县门身即乐。

复制 复制
朗读 朗读
目录
作品原文 作品简介译文注释创作背景 作者简介

作品简介

《田家行》是唐代诗人王建创作的乐府诗,这是一首讽刺赋税苛重的新乐府。前八句用白描手法,勾勒出四幅丰收年景图,描述了农民面对麦、茧丰收的喜悦。作者渲染农民欣喜的心情和劳作场面,实为衬托农民可怜的处境和悲苦的心情。后四句看似写乐,实像自嘲,是作者倾诉农民的悲苦辛酸,表现封建剥削的残酷,也见出诗人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全诗语言朴素自然,不事雕饰,立意精巧,讽刺深刻,是乐府诗中的佳作。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翻译

男声欣欣(1)颜悦(2),人家不怨言语(3)

看着眼前丰收的景象,男人们的话语里充满了喜悦,女人们的脸上也洋溢着笑容,家家户户再也没有怨言,说的话也和往常不一样了。

五月虽热麦风(4)清,檐头索索(5)缲车(6)鸣。

虽然五月天气炎热,此时的麦风却给人以清凉的感觉。在村中的屋檐下,妇女们正忙着用缲车缫丝,缲车上发出一阵阵倾细的声音。

野蚕作茧人不取,叶间扑扑(7)秋蛾生。

家蚕丰收,野蚕做的茧再也没有人来收取,于是这些茧在树上就变成了秋蛾,在树叶间扑扑地飞舞着。

麦收上场绢在轴,的知(8)(9)得官家足。

麦子收割以后一筐一筐地堆放在麦场上,绢布织成后一匹一匹地缠在轴上,农民们可以确认今年的收成已足够缴纳官府的赋税了。

(10)入口复上身,且免向城卖黄(11)

不指望还有入口的粮食,也不指望还有绢布剩下来做件衣服穿在身上,只是暂且可以免除去前往城中卖掉自己的小黄牛了。

田家衣食无厚薄(12),不见县门(13)身即乐。

农民家庭的衣食实在谈不上什么好与坏,只要家里人不被捉进县衙门,便是一件很值得高兴的事情了。

注释

(1)欣欣:欢喜的样子。

(2)颜悦:脸上含笑。

(3)别:特别,例外。

(4)麦风:麦熟时的风,南风。

(5)索索:缫丝声。

(6)缲车:也作“缫车”,抽丝的器具,因有轮旋转抽丝,故名。

(7)扑扑:象声词。此句是说野蚕无人要(因家蚕丰收)而在树上化为秋蛾。

(8)的知:确切知道。

(9)输:交纳赋税。

(10)望:一作“愿”。

(11)犊:小牛,泛指耕牛。

(12)无厚薄:讲求不了好坏。

(13)县门:县衙门。

创作背景

王建的文学活动时期主要是唐德宗、唐宪宗二朝,属中唐时期。中唐时变租庸调法为两税法,名义上是为了纠正租庸调法赋敛繁重之弊,唐德宗甚至还有“两税外辄率一钱以枉法论”的诏令,实则两税法兴,而横征暴敛仍繁,各种莫名其妙的奉进、宣索一次次强加在农民身上。《田家行》此诗就是在这种社会背景下创作的。

拼音版

tiánjiāxíng

nánshēngxīnxīnyányuèrénjiāyuànyánbié

yuèsuīmàifēngqīngyántóusuǒsuǒsāochēmíng

cánzuòjiǎnrénjiānqiūéshēng

màishōushàngchǎngjuànzàizhóudezhīshūguānjiā

wàngkǒushàngshēnqiěmiǎnxiàngchéngmàihuáng

tiánjiāshíhòujiànxiànménshēn

作者简介

王建

王建

唐朝大臣、诗人

王建(765—835),字仲初,颍川(今河南许昌)人。出身寒微。大历进士。晚年为陕州司马,又从军塞上。擅长乐府诗,与张籍齐名,世称“张王”。其以田家、蚕妇、织女、水夫等为题材的诗篇,对当时社会现实有所反映。所作《宫词一百首》颇有名。有《王司马集》。

参考资料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