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卯岁,沈尧道同余北归,各处杭、越。逾岁,尧道来问寂寞,语笑数日。又复别去。赋此曲,并寄赵学舟。
记玉关踏雪事清游,寒气脆貂裘。傍枯林古道,长河饮马,此意悠悠。短梦依然江表,老泪洒西州。一字无题处,落叶都愁。
载取白云归去,问谁留楚佩,弄影中洲?折芦花赠远,零落一身秋。向寻常、野桥流水,待招来,不是旧沙鸥。空怀感,有斜阳处,却怕登楼。
《八声甘州·记玉关踏雪事清游》是南宋词人张炎所作的一首词,全词先悲后壮,先友情而后国恨,惯穿始终的,是一股荡气回肠的“词气”。使读者极能渗透到作者的感情世界之中。写身世飘萍和国事之悲感哀婉动人,令人如闻断雁惊风,哀猿啼月。
辛卯岁,沈尧道同余北归,各处杭、越。逾岁,尧道来问寂寞,语笑数日。又复别去。赋此曲,并寄赵学舟。
辛卯年,沈尧道和我从北方边关归来,分别住在杭州和越州。过了一年,沈尧道来看望我,我们谈笑欢聚了几天,然后他又离开了。我写了这首曲,一起寄给赵学舟。
记玉关踏雪事清游(1),寒气脆貂裘(2)。傍枯林古道,长河(3)饮马,此意悠悠。短梦(4)依然江表(5),老泪洒西州(6)。一字无题处,落叶都愁。
记得在北方边关,专事去踏雪漫游,寒气冻硬了貂裘。沿着荒枯的树林古老的大道行走,到漫长的黄河边饮马暂休,这内心的情意呵似河水悠悠。北游如一场短梦,梦醒后此身依然在江南漂流,禁不住老泪纵横,洒落在故都杭州。想借红叶题诗,却连一个字也无题写之处,那飘落的片片红叶已写满了忧愁。
载取白云归去,问谁留楚佩(7),弄影(8)中洲(9)?折芦花赠远(10),零落一身秋。向寻常、野桥流水,待招来,不是旧沙鸥(11)。空怀感,有斜阳(12)处,却怕登楼(13)。
你载着一船的白云归去,试问谁将玉佩相留,顾盼水中倒影于中洲?折一枝芦花寄赠远方故友,零落的芦花呵透出一身的寒秋。向着平常的野桥流水漫步,待招来的已不是旧日熟识的沙鸥。空怀着无限的情感,在斜阳夕照的时候,我却害怕登楼。
(1)记玉关踏雪事清游:指北游的生活。他们未到玉门关,这里用玉关泛指边地风光。清游:清雅游赏。
(2)貂裘:貂皮制成的衣裘。
(3)长河:指黄河 。
(4)短梦:短暂的梦。
(5)江表:江外。指长江以南的地区。
(6)西州:古城名,在今南京市西。此代指故国旧都。晋谢安死后, 羊昙醉至西州门,恸哭而去,即此处。
(7)楚佩:《楚辞》中有湘夫人因湘君失约而捐玦遗佩于江边的描写,后因用“楚佩”作为咏深切之情谊的典故。
(8)弄影:物动使影子也随着摇晃或移动。
(9)中洲:即洲中。
(10)赠远:赠送东西给远行的人。
(11)旧沙鸥:这里指志同道合的老朋友。沙鸥:栖息于沙滩、沙洲上的鸥鸟。
(12)斜阳:傍晚西斜的太阳。
(13)登楼:指汉末王粲避乱客荆州 ,思归,作《登楼赋》之事。
公元1290年,张炎和友沈尧道应召为元政府写金字《藏经》。翌年,回归南方。之后词人在越州居住,和沈尧道及赵学舟都有词往来,《八声甘州·记玉关踏雪事清游》这首词即作于此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