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落》是南朝宋诗人鲍照创作的一首乐府诗,此诗开头两句以杂树衬托梅花,领起全诗。中间四句,说明自己为什么独爱梅花,尽写梅之可爱。末两句以感慨作结,以杂树的有华无质,更突出梅的品质。全诗对比鲜明,在表达情感上一改直抒胸臆的写法,托物明志,借助对不畏霜露的梅花的赞美,来表明自己不愿顺随俗流的坚定不拔的志趣,使得此诗更为含蓄、深沉。
中庭(1)杂树多,偏为梅咨嗟(2)。
庭院中有许许多多交杂的树木,却偏偏对梅花赞许感叹。
问君(3)何独然?念其(4)霜中能作花(5),露中能作实(6)。
你为什么单单赞赏梅花?是因为它能在寒霜中开花,在寒露中结果实。
摇荡春风媚春日,念尔(7)零落逐寒风,徒有霜华(8)无霜质。
而杂树只能在春风中摇曳,在春日下盛开,有的虽然也能在霜中开花,却又随寒风零落而没有耐寒的品质。
(1)中庭:庭院中。
(2)咨嗟:叹息声。
(3)君:指上句"偏为梅咨嗟"的诗人。
(4)其:指梅。
(5)作花:开花。
(6)作实:结实。以下是诗人的回答。这二句是说梅花能在霜中开花,露中结实,不畏严寒。
(7)尔:指杂树。
(8)霜华:霜中的花。华,同“花”。这三句是说杂树只能在春风中摇曳,在春日下盛开,有的虽然也能在霜中开花,却又随寒风零落而没有耐寒的品质。
公元439年(元嘉十六年),鲍照因献诗而开始了他的仕途之路。但鲍照家世贫贱,在宦途上饱受压抑,所以他在宦途上的这段时间写下了许多诗篇。《梅花落》即是此类诗作的代表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