侠客行

李白 〔唐代〕 李白

赵客缦胡缨,吴钩霜雪明。

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

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

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

闲过信陵饮,脱剑膝前横。

将炙啖朱亥,持觞劝侯嬴。

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

眼花耳热后,意气素霓生。

救赵挥金槌,邯郸先震惊。

千秋二壮士,烜赫大梁城。

纵死侠骨香,不惭世上英。

谁能书阁下,白首太玄经。

复制 复制
朗读 朗读
目录
作品原文 作品简介译文注释创作背景 作者简介

作品简介

《侠客行》是唐代大诗人李白所作的一首五言古诗,此诗先从侠客的装束、兵刃、坐骑刻画侠客的形象,再描写侠客高超的武术和淡泊名利的行藏;接着引入信陵君和侯嬴、朱亥的故事来进一步歌颂侠客,同时也委婉地表达了自己的抱负;最后表示,即使侠客的行动没有达到目的,但侠客的骨气依然流芳后世,并不逊色于那些功成名就的英雄。全诗抒发了作者对侠客的倾慕,对拯危济难、用世立功生活的向往,形象地表现了作者的豪情壮志。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翻译

赵客(1)缦胡缨(2)吴钩(3)霜雪明(4)

燕赵的侠士,头上系着侠士的武缨,腰佩吴越闪亮的弯刀。

银鞍照白马,飒沓(5)如流星。

骑着银鞍白马,在大街上驰骋就像天上的流星一样。

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

他们的武艺盖世,十步可斩杀一人,千里之行,无人可挡。

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

他们为人仗义行侠,事成之后,连个姓名也不肯留下。

闲过信陵(6)饮,脱剑膝前横。

想当年,侯嬴、朱亥与信陵君结交,与之脱剑横膝,交相欢饮。

(7)啖朱亥(8),持觞劝侯嬴。

与朱亥、侯赢一同大口吃肉,大碗饮酒。

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

三杯热酒下肚,便慷慨许诺,愿为知己两肋插刀,一诺重于泰山。

眼花耳热后,意气素霓(9)生。

眼花耳热之后,胸中之意气,感动苍天,可贯长虹。

救赵挥金槌,邯郸先震惊。

朱亥为信陵君救赵,挥起了金椎,使赵都邯郸上下,都为之震惊。

千秋二壮士,烜赫(10)大梁城(11)

二位壮士的豪举,千秋之后仍然在大梁城传为美谈。

纵死侠骨香,不惭世上英。

他们纵然死去而侠骨犹香,不愧为是盖世之英豪。

谁能书阁下,白首太玄经(12)

谁愿像扬雄那样的儒生,白首著书,老死窗下呢?

注释

(1)赵客:燕赵之地的侠客。自古燕赵多慷慨悲歌之士。

(2)缦胡缨:即少数民族做工粗糙的没有花纹的带子。缦:没有花纹。缨:系冠帽的带子。

(3)吴钩:宝刀名。

(4)霜雪明:谓宝刀的锋刃像霜雪一样明亮。

(5)飒沓:群飞的样子,形容马跑得快。

(6)信陵:信陵君,战国四公子之一,为人礼贤下士,门下食客三千余人。

(7)炙:烤肉。

(8)啖朱亥:让朱亥吃。啖:吃。

(9)素霓:白虹。古人认为,凡要出现不寻常的大事,就会有不寻常的天象出现,如“白虹贯日”。这句意思是,侠客重然诺、轻死生的精神感动了上天。也可理解为,侠客这一承诺,天下就要发生大事了。

(10)烜赫:形容声名盛大。

(11)大梁城:魏国都城,今河南开封。

(12)太玄经:西汉扬雄的一部哲学著作。扬雄曾在皇帝藏书的天禄阁任校刊工作。

创作背景

《侠客行》此诗约作于唐玄宗天宝三载(744年)李白游齐州时。唐代游侠之风颇为盛行,这是与全国经济繁荣、城市商业兴旺、西域交通发达的盛唐时代有关,特别是关陇一带的风习“融胡汉为一体,文武不殊途”(陈寅恪《唐代政治史述论论稿》)更促成了当时少年喜剑术、尚任侠的风气。李白少年时代,颇受关陇文化风习的影响,因此,他自幼除勤苦读书“观百家”外,“十五好剑术”(《与韩荆州书》)“高冠佩雄剑”(《忆襄阳旧游赠马少府巨》),甚至,一生都不离剑,堪称是“文武不殊途”,兼备于李白一身。李白青年时代曾“托身白刃里,杀人红尘中”(《赠从兄襄阳少府皓》),“少任侠,手刃数人”(《魏颢《李翰林集序》),他的理想就是干一番惊天动地的大事业,然后功成身退。这首《侠客行》就是在以任侠意识为尚的社会背景之下创作的。

拼音版

xiáxíng

zhàomànyīnggōushuāngxuěmíng

yínānzhàobáiliúxīng

shíshārénqiānliúxíng

shìliǎoshēncángshēnmíng

xiánguòxìnlíngyǐntuōjiànqiánhéng

jiāngzhìdànzhūhàichíshāngquànhóuyíng

sānbēiránnuòyuèdàowèiqīng

yǎnhuāěrhòushēng

jiùzhàohuījīnchuíhándānxiānzhènjīng

qiānqiūèrzhuàngshìxuǎnliángchéng

zòngxiáxiāngcánshìshàngyīng

shuínéngshūxiàbáishǒutàixuánjīng

作者简介

李白

李白(诗仙)

唐代浪漫主义诗人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屈原之后最具个性特色、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有“诗仙”之美誉,与杜甫并称“李杜”。其诗以抒情为主,表现出蔑视权贵的傲岸精神,对人民疾苦表示同情,又善于描绘自然景色,表达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

参考资料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