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太白峰

李白 〔唐代〕 李白

西上太白峰,夕阳穷登攀。

太白与我语,为我开天关。

愿乘泠风去,直出浮云间。

举手可近月,前行若无山。

一别武功去,何时复更还?

复制 复制
朗读 朗读
目录
作品原文 作品简介译文注释创作背景 作者简介

作品简介

《登太白峰》是唐代大诗人李白所作的五言古诗,收录于《全唐诗》中。此诗描写作者登上太白山和太白星悄语密话,并幻想神游天界的情景,生动地表现出太白山高耸入云的雄姿壮景,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对黑暗现实的不满以及无法实现政治理想的愁闷心情。首二句点题,以极力攀登烘托太白峰的高峻并显示诗人勇敢的精神;中六句描绘游仙意境,表现诗人追求自由、向往光明的理想;末二句突然转折,思想又回到现实,反映出诗人出世与入世的矛盾心情。全诗借助丰富的想象,生动曲折地反映了诗人的思想感情,结构跌宕起伏,跳跃多变,充分体现了浪漫主义特色。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翻译

西上太白峰,夕阳(1)(2)登攀。

向西攀登太白峰,在日落时分才登上峰巅。

太白(3)与我语,为我开天关(4)

太白星向我问候,要为我打开天关。

愿乘泠风(5)去,直出浮云间。

我愿乘那清风而去,飞行于那浮云之间。

举手可近月,前行若无山。

举起手就可以接近月亮,向前飞行似乎已无山峦阻碍。

一别武功(6)去,何时复更还(7)

一旦离别武功而远去,什么时候才能回还呢?

注释

(1)夕阳:傍晚的太阳。一说指山的西部。《尔雅·释山》:“山西曰夕阳。”

(2)穷:尽。这里是到顶的意思。

(3)太白:指太白星,即金星。这里喻指仙人。

(4)天关:古星名,又名天门。《晋书·天文志》:”东方,角宿二星为天关,其间天门也,其内天庭也。故黄道经其中,七曜之所行也。“这里指想象中的天界门户。

(5)泠风:轻妙的和风,轻微之风。

(6)武功:这里指武功山,在今陕西省武功县南约一百里,北连太白山。

(7)更还:一作“见还”。

创作背景

李白在唐玄宗天宝元年(742年)应诏入京时,踌躇满志。但是,由于朝廷昏庸,权贵排斥,他的政治抱负根本无法实现,这使他感到惆怅与苦闷。在这种心情下诗人创作了《登太白峰》一诗。另一种观点认为,此诗似是李白在开元十八、十九年(730、731年)初入长安时期离开终南山西游时所作。

拼音版

dēngtàibáifēng

西shàngtàibáifēngyángqióngdēngpān

tàibáiwèikāitiānguān

yuànchénglíngfēngzhíchūyúnjiān

shǒujìnyuèqiánxíngruòshān

biégōngshígēnghuán

作者简介

李白

李白(诗仙)

唐代浪漫主义诗人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屈原之后最具个性特色、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有“诗仙”之美誉,与杜甫并称“李杜”。其诗以抒情为主,表现出蔑视权贵的傲岸精神,对人民疾苦表示同情,又善于描绘自然景色,表达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

参考资料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