陌上桑

曹丕 〔魏晋〕 曹丕

弃故乡,离室宅,远从军旅万里客。

披荆棘,求阡陌,侧足独窘步,路局笮。

虎豹嗥动,鸡惊禽失,群鸣相索。

登南山,奈何蹈盘石,树木丛生郁差错。

寝蒿草,荫松柏,涕泣雨面沾枕席。

伴旅单,稍稍日零落。

惆怅窃自怜,相痛惜。

复制 复制
朗读 朗读
目录
作品原文 作品简介译文注释创作背景 作者简介

作品简介

《陌上桑》是三国时期诗人曹丕创作的一首杂言古诗。这首诗写的是从征行军的所见所感。首七句写征途艰难,不披荆斩棘就找不到路径,处处举步维艰;中间九句写山野荒凉,虎豹吼叫,飞禽嘶鸣,令人心惧,树木丛生,巨石累累,夜晚只能宿栖在草莽之中;尾四句写征役已久,同行的伙伴越来越少,死的死,逃的逃,诗人不由伤心不已。全诗二十句,由三言、四言、五言和七言组成;文中多种句式,随意搭配,富于变化,错落有致。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翻译

弃故乡,离室宅,远从军旅万里客。

离开故乡离开了屋院,从军作客走出万里远。

披荆棘,求阡陌(1)侧足(2)窘步(3),路局笮(4)

披荆斩棘,寻陌找阡,不敢停留一个人涉险。

虎豹(5)动,(6)惊禽失,群鸣相索(7)

虎狼嚎叫道路窄又弯,鸡禽惊逃,呼朋索伴。

登南山,奈何蹈盘石(8),树木丛生(9)差错(10)

上南山无法不踏巨石,丛生的树木浓密杂乱。

寝蒿草(11)荫松柏(12),涕泣雨面沾枕席。

累就避荫松下睡草间,泪如雨下,打湿枕席。

伴旅单(13)稍稍(14)零落(15)

以泪洗面因为无旅伴,渐渐地太阳将要落山。

惆怅窃自怜,相痛惜。

内心空旷却充满悲愁,我真痛惜自己太可怜。

注释

(1)阡陌:田间小路。

(2)侧足:置足。侧,置;处于。曹植《送应氏》诗:“侧足无行径。”

(3)窘步:形容行走困难。

(4)局笮:局促狭窄。笮,同“窄”。

(5)嗥:吼叫。

(6)鸡:野鸡之类。

(7)相索:互相寻找。

(8)盘石:巨石。

(9)郁:形容树木茂密。

(10)差错:指丛生交错。

(11)寝蒿草:在野草上睡觉。寝,指露宿。蒿草,野草。

(12)荫松柏:用松柏遮盖。

(13)伴旅单:指一起征战的伙伴很少了。伴旅,一起征战的伙伴。

(14)稍稍:渐渐。

(15)零落:指死亡。

创作背景

《陌上桑》是乐府旧题,曹操用来写游仙,而曹丕则用以写从军远征、行路艰险,这说明建安诗人(即使是曹氏父子)对乐府旧题的改造不拘一格,各人都有自己的见解和作法。这首诗写作的具体背景不详,从文字和内容看,是诗人为记录从征行军的所见所感而写。

拼音版

shàngsāng

xiāngshìzháiyuǎncóngjūnwàn

jīngqiúqiānjiǒngzuó

bàoháodòngjīngqínshīqúnmíngxiāngsuǒ

dēngnánshānnàidǎopánshíshùcóngshēngchàcuò

qǐnhāocǎoyīnsōngbǎimiànzhānzhěn

bàndānshāoshāolíngluò

chóuchàngqièliánxiāngtòng

作者简介

曹丕

曹丕(魏文帝)

三国时期政治家、文学家,曹魏开国皇帝

曹丕(187—226年),即曹魏高祖文皇帝,字子桓,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魏武帝曹操与卞夫人的长子。文武双全,善骑射,好击剑,博览古今经传,通晓诸子百家学说。曹操逝世后,曹丕继任丞相、魏王。后曹丕受禅登基,以魏代汉,结束了汉朝四百多年统治。他在位期间,平定边患。击退鲜卑,和匈奴、氐、羌等外夷修好,恢复汉朝在西域的设置。除军政以外,曹丕自幼好文学,于诗、赋、文学皆有成就,尤擅长于五言诗,与其父曹操和弟曹植,并称三曹,今存《魏文帝集》二卷。

参考资料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