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杜甫旧宅

雍陶 〔唐代〕 雍陶

浣花溪里花多处,为忆先生在蜀时。

万古只应留旧宅,千金无复换新诗。

沙崩水槛鸥飞尽,树压村桥马过迟。

山月不知人事变,夜来江上与谁期。

复制 复制
朗读 朗读
目录
作品原文 作品简介译文注释创作背景文学赏析 作者简介

作品简介

《经杜甫旧宅》是唐代诗人雍陶所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是一首凭吊杜甫的诗,首联点题,指明追忆杜甫;颔联推崇杜甫的诗业成就;颈联遥接杜诗所写物态;尾联反承上意,有人亡物在之叹。此诗用语温丽意悲,描写了草堂荒芜景象,并抒发了缅怀诗人之情。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全文

浣花溪(2)里花多处,为忆先生(3)在蜀时(4)

在浣花溪里鲜花最多的地方,想起了先辈您在蜀时的生活。

万古(5)只应留旧宅,千金无复(6)换新诗。

您的旧居草堂应该万古留存,现在即使用千金重价也换不到您的新诗了。

沙崩水槛(7)鸥飞尽,树压村桥(8)马过(9)

锦江沙岸崩塌,草堂的水槛损毁,鸥鸟也已飞尽,树木已长得那样茂密,遮蔽了村中的小桥,我骑着马只能缓缦而过。

山月不知人事变(10),夜来江上与谁期(11)

从山后升起的月亮不知人世间的变迁,诗人早已逝去,它在这锦江上还等待谁呢?

注释

(1)旧宅:指杜甫流寓成都时所住的浣花草堂。《旧唐书·杜甫传》:“甫于成都浣花里种竹种树,结庐枕江,纵酒啸咏,与田夫野老相狎荡,无拘检。”杜甫曾有《寄题江外草堂》诗述经营草堂情况:“诛茅初一庙,广地方连延。经营上元始,断手宝应年。

(2)浣花溪:又名濯锦江、百花潭,在四川成都市西郊,溪畔有杜甫故居浣花草堂。其源出大江(即南河),由温江县西来,经苏坡桥至成都。今西郊杜甫草堂至笮桥一带通称浣花溪,系因居人多造彩笺而得名。

(3)先生:指杜甫。

(4)在蜀时:指杜甫居住成都之时。杜甫于唐肃宗上元元年(760年)至唐代宗宝应元年(762年)在成都草堂居住。以后去梓州、阆州、渝州,广德二年(764年)复归成都,第二年,经嘉州、戎州、渝州、忠州而至云安,然后出川。

(5)万古:形容时间很长。

(6)无复:不能再。

(7)沙崩水槛:指沙岸崩塌,水槛损毁。水槛,草堂水亭的栏杆。崩,一作“棚”。

(8)村桥:典出杜甫《涨溪》云:“当时浣花桥,溪水才尺余。白石明可把,水中有行车。”

(9)迟:慢。

(10)人事变:即杜甫离蜀东去,人事已经发生了变化。

(11)与谁期:即与谁相会。期,相会、相约。

创作背景

唐宣宗大中八年(854年),雍陶由国子博士外任简州刺史,入蜀任职,途经成都杜甫故居凭吊,作《经杜甫旧宅》此诗。

文学赏析

《经杜甫旧宅》这是一首凭吊杜甫的诗,此诗描写了草堂荒芜景象,并抒发了缅怀诗人之情。人事已非而诗名永存,是这首诗的立意。

首联“浣花溪里花多处,为忆先生在蜀时”点题,起得平平。

颔联“万古只应留旧宅,千金无复换新诗”则写的热情洋溢,推崇杜甫的诗业成就:“旧宅”是眼前所见,万古应留,是诗名长在;“新诗”为意中所念,千金难求,是诗人已殁。两句相反相成。”

颈联“沙崩水槛鸥飞尽,树压村桥马过迟”则从“旧宅”入笔,遥接杜诗所写物态,古今勾连,见出常变之景。杜甫《客至》:“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此处“鸥飞尽”反用其意。槛崩鸥走,以见旧宅的荒凉。

尾联“山月不知人事变,夜来江上与谁期”反承上意,从不变之山月摹想,极致低徊惆怅之情。再点“忆”字,有人亡物在之叹。

此诗中二联颇见功夫,胡震亨说作者“工于造联”,大概即指此类。

作者简介

雍陶

雍陶

晚唐诗人

雍陶(805—?),字国钧,夔州云安(今重庆云阳)人,寓居成都。文宗大和八年(834)登进士第。历侍御史、国子《毛诗》博士,出为简州刺史。与张籍、王建、贾岛、姚合等友善。工诗,多旅游之作。有集。

参考资料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