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萨蛮·山亭水榭秋方半》是宋代女词人朱淑真创作的闺怨词。此词主要写女主人公中秋节前后几天孤独徘徊于庭院中的情景,表达了一种难以排遣的空虚情怀。全词多用简单的口语判断句,浅切直白,浅显易懂。
山亭水榭(2)秋方半,凤帏(3)寂寞无人伴。愁闷帏番新,双蛾(4)只旧颦(5)。
远处山上小亭依稀可见,近处水上楼台尽入眼底。独自躺在帷帐之中,无人相伴。双眉上还是旧愁,心中又添了新怨。
起来临绣户(6),时有疏萤(7)度。多谢月相怜,今宵不忍圆。
转身起来,坐在窗前,眼前不时有流萤飞过。抬着望着天空一轮明月,想必是明月也怜惜我的忧愁,今夜不忍变圆满。
(1)菩萨蛮:本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名。又名“子夜歌”“重叠金”等。双调四十四字,以五七言组成。上下片均两仄韵转两平韵。
(2)榭:建于高台或水面(或临水)之木屋。
(3)凤帏:闺中的帷帐。
(4)蛾:眉毛。螺子黛乃女子涂眉之颜料,其色青黑,或以代眉毛。眉细如蛾须,乃谓蛾眉。更有以眉代指美人者。
(5)颦:作动词为皱眉,作形容词为忧愁。
(6)绣户:解释华丽的居室,多指女子的住所。
(7)疏萤:指萤火点点,忽明忽暗。
朱淑真的爱情生活极为不幸,作为一位女词人,她多情而敏感,因此于中秋节前后几天写下了《菩萨蛮·山亭水榭秋方半》这首词,具体创作年份未详。
《菩萨蛮·山亭水榭秋方半》这是一首闺怨词,从词中可见女词人自己的影子。从“秋方半”而月未圆的描写可知,词中所写乃中秋节前(或后)若干日的情景。
“春秋多佳日”,而“山亭水榭”的风光当分外迷人,但词人却以极冷漠的笔调作出此词,因为“良辰美景奈何天”,消除不了“凤帏”中之“寂寞”——独处无郎,便没有什么赏心乐事可言。“凤帏”句容易使人联想到李商隐《无题》诗中的名句:“重帏深下莫愁堂,卧后清宵细细长。”如此情状,叫人不禁颦眉,更觉愁闷。有意味的是,词人使“愁闷”与“颦眉”分属于“新”“旧”二字。“旧”字以见女主人公愁情之久长,“新”字则表现其愁情之与日俱增。一愁未去,一愁又生 ,这是“新”;而所有的愁都与相思有关,这又是“旧”。“新”“旧”二字相映成趣,更觉情深。辗转反侧,失眠多时,于是乃有“起来”而“临绣户 ”似乎是在期待心上人的到来。然而户外所见,只不过“时有疏萤度”而已,其人望来终不来。此时,女主人公空虚寂寞的情怀,是难以排遣的。在这关键处,词人又却又写出了一丝安慰,也算是自慰吧!词人给她一点安慰,一轮缺月,高挂中天,并赋予它人情味,说它因怜悯闺中人的孤栖,不忍独圆。“多谢”二字,痴极妙极。同是写孤独情怀,苏东坡在圆月上做文章 :“不应有恨 ,何事长向别时圆”;朱淑真则在缺月上做文章“ 多谢月相怜,今宵不忍圆。”移情于物,怨谢由我,真有异曲同工同妙。此词最有兴味之所在正是结尾两句。
此词之悲在于:词人明明知道封建礼教不允许昔日的恋人前来与她相会,对方再也不可能回到她的身边。但是她却依然苦苦等他的到来,甚至幻想他此刻一定来。像这样夜夜期盼恋人到来的情事不知有多少回了。这就形成她旧愁难释更添新愁,每夜都在备受折磨。词中写女主人公从缺月得到同情,不啻是一种含泪的笑颜。无怪魏仲恭在《朱淑真断肠诗词序》中评价其词为“清新婉丽,蓄思含情,能道人意中事,岂泛泛者所能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