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姥矶

何逊 〔南北朝〕 何逊

暮烟起遥岸,斜日照安流。

一同心赏夕,暂解去乡忧。

野岸平沙合,连山远雾浮。

客悲不自已,江上望归舟。

复制 复制
朗读 朗读
目录
作品原文 作品简介译文注释创作背景 作者简介

作品简介

《慈姥矶》是南朝梁的诗人何逊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是一首抒发别情的诗,首联写夕阳美景,颔联写借赏景以解去乡之忧愁,颈联写继续赏景解忧,尾联写这忧愈解愈甚,不能自已。这首诗层次井然,步步深入,诗人对友人与故乡的真情挚爱,跃然纸上。这首诗写景状物,细微贴切,对仗工整,声韵合谐。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翻译

暮烟起遥岸(1),斜日照安流(2)

傍晚的烟霞在遥远的岸边升起,将要落山的太阳照在平静的江面上。

一同心赏夕,暂解去乡忧(3)

我和送我的朋友一起欣赏江上的晚景,暂时化解了离乡带来的忧愁。

野岸平沙(4)合,连山(5)远雾浮。

旷野中广阔的沙滩在江流涯岸聚合,山峦间连绵起伏的缭雾冉冉浮荡。

(6)悲不自(7),江上望归舟。

远行的我止不住落下了伤心的眼泪,久久的立在江边目送着友人渐行渐远的归船。

注释

(1)遥岸:远处的江岸。

(2)安流:流淌着的平静的江水。

(3)暂解去乡忧:傍晚时与友人一起来欣赏江景,使自己暂时去掉了离别家乡的忧愁。解,去掉。去,离开。

(4)平沙:广阔的沙原。

(5)连山:连绵不断的山峦。

(6)客:飘泊在外的人,作者自指。

(7)已:停止。

创作背景

《慈姥矶》这首诗的具体创作时间不详。作者辞家远行,友人送他到慈姥矶(在今安徽当涂县北)后即乘舟归去,诗人远望友人归舟,思乡之情油然浓烈起来而写下这首诗。

拼音版

lǎo

yānyáoànxiézhàoānliú

tóngxīnshǎngzànjiěxiāngyōu

ànpíngshāliánshānyuǎn

bēijiāngshàngwàngguīzhōu

作者简介

何逊

何逊

南朝梁诗人

何逊(466—519),字仲言,梁东海郯(今山东郯城)人。何承天曾孙。少为范云、沈约所称赏。梁武帝天监中,曾任建安王萧伟的记室,并随萧伟去江州。后来回建康,又任安成王萧秀的幕僚,还兼任过尚书水部郎。晚年在庐陵王萧续幕下任职,再度去江州,未几病逝。后人称“何记室”或“何水部”。何逊诗与刘孝绰齐名,号称“何刘”,诗风明畅,多清丽佳句,声律上已接近于唐代近体诗,其诗对后世诗人有较大影响。有集八卷,已佚。著有《何逊集》。

参考资料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