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梦故人

何逊 〔南北朝〕 何逊

客心惊夜魂,言与故人同。

开帘觉水动,映竹见床空。

浦口望斜月,洲外闻长风。

九秋时未晚,千里路难穷。

已如臃肿木,复似飘飖蓬。

相思不可寄,直在寸心中。

复制 复制
朗读 朗读
目录
作品原文 作品简介译文注释创作背景 作者简介

作品简介

《夜梦故人》是南朝梁诗人何逊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诗的前二句写梦,后六句写梦后之望,情景如绘,相思之深切,接下四句感叹身世、直抒相思情愫。全诗语浅情深,情词婉转,悠远隽永,饶有逸韵。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翻译

客心(1)夜魂(2)(3)与故人(4)

客居他乡,从与老朋友在一起的梦中惊醒,再也无法平静入眠。

开帘觉水动(5)映竹见床空(6)

掀帘而出,见江心水波荡漾;回视屋内,见竹影投印空床。

浦口(7)斜月(8),洲外闻长风(10)

西斜的落月挂在江河与支流交汇处,站在沙洲外听见远处的风声。

九秋(11)时未晚,千里路难穷(12)

时日虽未算晚,但与故人相聚之路遥遥无尽。

已如臃肿木(13),复似飘飖蓬(14)

我已经不合世用,就像那漂泊的飞蓬。

相思不可寄,直在寸心(15)中。

思念没有地方可以寄托,只能死死地压在心中。

注释

(1)客心:指旅人之情,游子之思。

(2)夜魂:夜梦,古人以为梦为人有魂魄所致。

(3)言:发语词,无义。

(4)同:在一起。

(5)水动:江水荡漾或江水奔流。

(6)映竹见床空:竹影映于空床。

(7)浦口:江河与支流交汇处。

(8)斜月:西斜的落月。

(9)洲外::沙洲外。

(10)长风:远风。

(11)九秋:秋季九十天,指秋末。

(12)千里路难穷:言与友朋相见之难,亦含有仕途不得志之失望。难穷,难以穷尽、前路漫漫。

(13)臃肿木:形容树大而臃肿虛肥。见《庄子·逍遥游》,何逊这里比喻自己不合世用,诗人以臃肿木自喻,表示自己不合世用。

(14)飘飖蓬:以飞蓬的飘荡无根比喻自己的身世飘泊。蓬,飞蓬,植物名,茎高尺余,秋天开白色球状小花,遇风则离枝而飞旋。

(15)寸心:指心,旧时认为心的大小在方寸之间,所以称为寸心。

创作背景

《夜梦故人》这首诗写于天监(502年~519年)后期,诗人年暮客居异乡,境况孤凄,加之仕进受挫,诗人被沉重的精神负荷压抑着。因此,怀恋故旧的情绪同抒写客观的寂寞以及感慨时命的不济,交织在一起,组成这篇抒情杰作。

拼音版

mèngrén

xīnjīnghúnyánréntóng

kāiliánjuéshuǐdòngyìngzhújiànchuángkōng

kǒuwàngxiéyuèzhōuwàiwénzhǎngfēng

jiǔqiūshíwèiwǎnqiānnánqióng

yōngzhǒngshìpiāoyáopéng

xiāngzhízàicùnxīnzhōng

作者简介

何逊

何逊

南朝梁诗人

何逊(466—519),字仲言,梁东海郯(今山东郯城)人。何承天曾孙。少为范云、沈约所称赏。梁武帝天监中,曾任建安王萧伟的记室,并随萧伟去江州。后来回建康,又任安成王萧秀的幕僚,还兼任过尚书水部郎。晚年在庐陵王萧续幕下任职,再度去江州,未几病逝。后人称“何记室”或“何水部”。何逊诗与刘孝绰齐名,号称“何刘”,诗风明畅,多清丽佳句,声律上已接近于唐代近体诗,其诗对后世诗人有较大影响。有集八卷,已佚。著有《何逊集》。

参考资料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