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日怅望》是唐代诗人马戴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此诗为游子怀乡之作。诗人抓住了秋天日落这一刹那的景物特点,写出了自己此时此刻微妙复杂的思想活动。先“怅望”云去鸟飞之景,触动乡愁旅恨;再“怅望”夕阳余晖之景,加重乡愁,进而触发内心深处年华老去的感伤。这首诗诗有景有情,景与情高度统一,融合为一体。语言明白如话,概括力强。
孤云与归鸟,千里片(1)时间。
片片孤云和那归林鸟儿,顷刻间已是飞驰千余里。
念(2)我何(3)留滞(4),辞家久未还。
想起了我长久离开家园,滞留在异乡只能空叹息。
微阳(5)下乔木(6),远烧入秋山(7)。
斜阳余辉洒落高大树木,秋山上的落日好似火烧。
临水不敢照,恐惊(8)平昔(9)颜(10)!
临水却不敢看我的倒影,是因为害怕容颜已变改。
(1)片:片刻,片字是“时”字的修饰语。
(2)念:想。
(3)何:多么。
(4)滞:滞留,淹留。
(5)微阳:斜阳。微,指日光微弱。
(6)乔木:树千高大、主干与分枝有明显区别的木本植物,如松、柏、杨、白桦等树皆是。
(7)远烧入秋山:一作“远色隐秋山”。
(8)惊:因面容改变而吃惊。
(9)平昔:平素,往昔。
(10)颜:面色,容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