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日怅望

马戴 〔唐代〕 马戴

孤云与归鸟,千里片时间。

念我何留滞,辞家久未还。

微阳下乔木,远烧入秋山。

临水不敢照,恐惊平昔颜!

复制 复制
朗读 朗读
目录
作品原文 作品简介译文注释 作者简介

作品简介

《落日怅望》是唐代诗人马戴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此诗为游子怀乡之作。诗人抓住了秋天日落这一刹那的景物特点,写出了自己此时此刻微妙复杂的思想活动。先“怅望”云去鸟飞之景,触动乡愁旅恨;再“怅望”夕阳余晖之景,加重乡愁,进而触发内心深处年华老去的感伤。这首诗诗有景有情,景与情高度统一,融合为一体。语言明白如话,概括力强。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翻译

孤云与归鸟,千里(1)时间。

片片孤云和那归林鸟儿,顷刻间已是飞驰千余里。

(2)(3)(4),辞家久未还。

想起了我长久离开家园,滞留在异乡只能空叹息。

微阳(5)乔木(6)远烧入秋山(7)

斜阳余辉洒落高大树木,秋山上的落日好似火烧。

临水不敢照,恐(8)平昔(9)(10)

临水却不敢看我的倒影,是因为害怕容颜已变改。

注释

(1)片:片刻,片字是“时”字的修饰语。

(2)念:想。

(3)何:多么。

(4)滞:滞留,淹留。

(5)微阳:斜阳。微,指日光微弱。

(6)乔木:树千高大、主干与分枝有明显区别的木本植物,如松、柏、杨、白桦等树皆是。

(7)远烧入秋山:一作“远色隐秋山”。

(8)惊:因面容改变而吃惊。

(9)平昔:平素,往昔。

(10)颜:面色,容颜。

拼音版

luòchàngwàng

yúnguīniǎoqiānpiànshíjiān

niànliúzhìjiājiǔwèihuán

wēiyángxiàqiáoyuǎnshāoqiūshān

línshuǐgǎnzhàokǒngjīngpíngyán

作者简介

马戴

马戴

晚唐时期著名诗人

马戴(799—869),字虞臣,曲阳(今江苏东海西南)人。会昌年间进士。在太原李司空幕府中任掌书记,以直言获罪,贬为龙阳尉。得赦回京,终太学博士。与贾岛、姚合为诗友。擅长五律。《全唐诗》录其诗二卷。

参考资料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