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雀妓

何逊 〔南北朝〕 何逊

秋风木叶落,萧瑟管弦清。

望陵歌对酒,向帐舞空城。

寂寂檐宇旷,飘飘帷幔轻。

曲终相顾起,日暮松柏声。

复制 复制
朗读 朗读
目录
作品原文 作品简介译文注释创作背景 作者简介

作品简介

《铜雀妓》是南朝梁诗人何逊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这首诗一二两句描写秋日风物,营造出凄切的气氛。三四两句写歌舞,表达了作者对无限世界的惆怅之感。五六两句写铜雀台是宏丽的宫殿建筑,与现在被冷落形成对比。最后两句以歌伎不无犹疑的神态,写出这一场演奏好像有,实在又没有听主,令人恍恍若失。这首诗结构严密,语言精致,对比手法用的非常巧妙。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翻译

秋风木叶落,萧瑟管弦(2)清。

秋风吹过树叶纷纷落,凄凄清乐管弦音萧瑟。

望陵歌对酒(3),向帐舞空城。

望西陵高歌一曲《对酒》,向帷帐跳起舞蹈空城。

寂寂檐宇(4)旷,飘飘帷幔轻。

寂寥凄凉城空檐宇阔,幔帐起有微风轻吹过。

曲终相顾起,日暮松柏(5)声。

一曲终伎妾茫然相顾,日暮只闻阵阵松涛声。

注释

(1)铜雀妓:为曲名,又名“铜雀台”。始于南朝。从时代来说,此诗为早。之后,此曲成为咏铜雀台及有关故事之专题,历代文人拟之不绝。

(2)管弦:管乐器和弦乐器。

(3)对酒:曹操的《对酒歌》,也有人认为指《短歌行》,因其开头二字为“对酒”。

(4)檐宇:飞檐翘起的屋顶,代指宫毁。

(5)松柏:古人墓地多植松柏,因以代指坟墓。

创作背景

曹操一生,倥偬戎马,横行天下,无所忌避。临终之际,忽然多愁善感,遗嘱中絮絮叨叨,交代了许多琐碎事,竟不似往日英雄行径。生前,曹操酷爱音乐,“倡优在侧,常以夕达旦”,又常自作歌辞,令歌伎演唱。此时,他便下令,让歌伎们每逢初一、十五,依旧在铜雀台上演奏歌舞,向着他的陵墓。以曹操的性格,未必相信死后之事,这不过是死前还想抓住什么东西,来逃避对那纯然寂灭的畏惧。后人有感于此,创作了名为《铜雀妓》的乐府歌曲,咏唱这件事。南朝许多诗人写过此题。何逊为了表达对人世盛衰无常的感慨,于是借用此题创作了《铜雀妓》这首诗。

拼音版

tóngquè

qiūfēngluòxiāoguǎnxiánqīng

wànglíngduìjiǔxiàngzhàngkōngchéng

yánkuàngpiāopiāowéimànqīng

zhōngxiāngsōngbǎishēng

作者简介

何逊

何逊

南朝梁诗人

何逊(466—519),字仲言,梁东海郯(今山东郯城)人。何承天曾孙。少为范云、沈约所称赏。梁武帝天监中,曾任建安王萧伟的记室,并随萧伟去江州。后来回建康,又任安成王萧秀的幕僚,还兼任过尚书水部郎。晚年在庐陵王萧续幕下任职,再度去江州,未几病逝。后人称“何记室”或“何水部”。何逊诗与刘孝绰齐名,号称“何刘”,诗风明畅,多清丽佳句,声律上已接近于唐代近体诗,其诗对后世诗人有较大影响。有集八卷,已佚。著有《何逊集》。

参考资料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