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刘蕡

李商隐 〔唐代〕 李商隐

上帝深宫闭九阍,巫咸不下问衔冤。

黄陵别后春涛隔,湓浦书来秋雨翻。

只有安仁能作诔,何曾宋玉解招魂?

平生风义兼师友,不敢同君哭寝门。

复制 复制
朗读 朗读
目录
作品原文 作品简介译文注释创作背景 作者简介

作品简介

《哭刘蕡》是唐代诗人李商隐为伤悼友人刘蕡而作的七言律诗,此诗对挚友含冤被贬客死他乡表现出深深的悲恸,通过对亡友的伤悼,宣泄了诗人内心对朝廷的失望与痛心,也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前途的担忧,对黑暗政治的强烈抗议。全诗风格悲壮,情感真切,既伤悼朋友,又为之鸣冤,深情而正义,感人肺腑。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翻译

上帝深宫(1)九阍(2)巫咸(3)不下问衔冤。

天帝高高在上,天门紧闭,更不派神巫下凡来问一下刘蕡您的冤情。

黄陵(4)别后春涛隔(5)湓浦(6)(7)来秋雨翻。

自从去年春天与您在黄陵分别后就一直被滔滔江水阻隔,再也没有见面,一别之后,等来的竟是您客死浔阳的噩耗。

只有安仁(8)能作(9),何曾宋玉解招魂(10)

我此时只能像潘岳一样空作哀诔之文,却无法为您招魂使您起死回生。

平生风义(11)兼师友,不敢同君(12)寝门(13)

刘蕡您平生高风亮节,于我亦师亦友,我不敢与您同列,更不敢在寝外哭悼亡灵。

注释

(1)深宫:一作“深居”。

(2)九阍:九重宫门。

(3)巫咸:传说中的古代神巫。此言朝廷不派人来了解刘蕡的冤枉。

(4)黄陵:在今湖南湘阴县北。

(5)春涛隔:言去年黄陵别后,方历一载。时商隐在长安,与蕡所处之地遥隔大江,故云“春涛隔”。

(6)湓浦:指江州,即浔阳,今江西九江。

(7)书:此指讣书。从江州传来刘蕡的死讯,正是秋雨降落之时。

(8)安仁:西晋潘岳的字,他长于写作哀诔文。此句以潘岳自喻,说自己只能空作诗文以致哀悼。

(9)诔:古代叙述死者生前事迹,表示哀悼的文体。

(10)招魂:《楚辞》篇名,王逸认为是“宋玉怜屈原魂魄放佚,厥命将落,故作《招魂》”。

(11)风义:风度节义。此谓以交情而论,我们是朋友;但以风骨气节而论,我则敬之为师。

(12)同君:与您一样,作为同辈。

(13)寝门:内室的门。

创作背景

《哭刘蕡》此诗为李商隐初闻刘蕡病故的噩耗而作。刘蕡的卒年,史籍没有明确记载。冯浩《李商隐年谱》定在会昌二年(842年),刘学锴、余恕诚《李商隐诗歌集解》则定在大中三年(849年)秋。根据《李商隐诗歌集解》,此诗当作于唐宣宗大中三年(849年)。

拼音版

liúfén

shàngshēngōngjiǔhūnxiánxiàwènxiányuān

huánglíngbiéhòuchūntāopénshūláiqiūfān

zhǐyǒuānrénnéngzuòlěicéngsòngjiězhāohún

píngshēngfēngjiānshīyǒugǎntóngjūnqǐnmén

作者简介

李商隐

李商隐(七律圣手)

晚唐著名诗人

李商隐(813—858),字义山,号玉溪生,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人。开成进士。曾任县尉、秘书郎和东川节度使判官等职。因受牛李党争影响,被人排挤,潦倒终身。所作咏史诗多托古以讽时政,无题诗很有名。擅长律绝,富于文采,构思精密,情致婉曲,具有独特风格。然有用典太多,意旨隐晦之病。与温庭筠合称“温李”,与杜牧并称“小李杜”。有《李义山诗集》。

参考资料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