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陵东

汉乐府 〔两汉〕 汉乐府

平陵东,松柏桐,不知何人劫义公。

劫义公,在高堂下,交钱百万两走马。

两走马,亦诚难,顾见追吏心中恻。

心中恻,血出漉,归告我家卖黄犊。

复制 复制
朗读 朗读
目录
作品原文 作品简介译文注释创作背景 作者简介

作品简介

《平陵东》是创作于汉代的一首乐府诗,传为翟义门客所作。此诗通过官吏敲诈良民,使无辜百姓倾家荡产的描写,控诉了贪官暴吏劫夺民财残害百姓的恶行,揭露了社会的阴暗面,反映了汉代社会残酷的阶级压迫现实。全诗运用顶针续麻的修辞手法,造成脉络连贯而又层次分明的效果,使情感在反复渲染中步步加深。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翻译

平陵(1)东,松柏桐(2),不知何人(3)义公(4)

在平陵这个地方的东边,长满了松柏和梧桐。有一天, 不知什么人劫持了住在这里的义公。

劫义公,在高堂(5)下,交钱百万两走马(6)

这些人把义公劫持到高门大堂之下,胁迫他交出一百万银钱和两匹快马才能赎人。

两走马,亦诚难,顾见(7)追吏(8)心中(9)

交出两匹快马的确已相当困难,更别说百万银钱了。可是义公回头见到追钱的小吏,心中只有悲痛无奈。

心中恻,血出(10),归告我家卖黄(11)

义公心中悲痛得就像血在流淌一般。只好带口信给家人,卖掉那头小黄牛凑钱来赎我!

注释

(1)平陵:汉昭帝陵墓,在今陕西省咸阳市西北七十里处。

(2)松柏桐:指墓地。古代墓地多种植松柏梧桐。

(3)劫:劫持,绑架。

(4)义公:善良的人,大好人。一说义公是姓义的人,一说指义公翟义。

(5)高堂:高门大堂,代指官府衙门。

(6)走马:善跑的马。

(7)顾见:回头看见。

(8)追吏:逼索财物的官吏。

(9)恻:悲痛。

(10)漉:渗出。一说“漉”作“流尽”解。

(11)犊:小牛。

创作背景

《平陵东》是一首控诉贪官恶吏采用绑架手段敲诈勒索平民百姓钱财的故事诗,大约产生在西汉末年。《古今注》、《乐府古题要解》 以为此诗是翟义门人为翟义起兵讨伐王莽事败被害一事而作的,但这种说法与诗意不合。

拼音版

pínglíngdōng

pínglíngdōngsōngbǎitóngzhīrénjiégōng

jiégōngzàigāotángxiàjiāoqiánbǎiwànliǎngzǒu

liǎngzǒuchéngnánjiànzhuīxīnzhōng

xīnzhōngxuèchūguīgàojiāmàihuáng

作者简介

汉乐府

汉乐府

古代音乐机关

两汉乐府是指由朝廷乐府系统或相当于乐府职能的音乐管理机关搜集、保存而流传下来的汉代诗歌。

参考资料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