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道难

阴铿 〔南北朝〕 阴铿

王尊奉汉朝,灵关不惮遥。

高岷长有雪,阴栈屡经烧。

轮摧九折路,骑阻七星桥。

蜀道难如此,功名讵可要。

复制 复制
朗读 朗读
目录
作品原文 作品简介译文注释创作背景文学赏析 作者简介

作品简介

《蜀道难》是南朝诗人阴铿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起笔两句先从歌咏前人赴蜀之事入手,引出对蜀地山川险阻的描写。中间四句,写蜀道险要难行,从大处写意着笔,岷山高耸,终年积雪,栈道连桓,深谷万丈,九折路使车毁坏,七星桥阻挡坐骑。结尾两句通过对蜀中山川险阻的具体描绘,发出“功名讵可要”的感慨,这正是生当乱世、屡历仕艰的诗人内心矛盾的自然流露。全诗以洗练的笔墨勾勒了自然形势的高险,缘景生情,融入了诗人的身世之悲,使此诗在思想意义上有所突破。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全文

王尊(1)奉汉朝,灵关(2)(3)遥。

王尊忠心侍奉汉朝,远涉灵关,不怕那路途的艰险遥远。

高岷长有雪,阴栈(4)屡经烧。

高高的岷山上积雪终年不化,阴平的栈道多次被战火烧毁。

轮摧九折路(5),骑阻七星桥(6)

就连那坚固的车轮也会在九折路上被摧折,就连那骁勇的骑兵也会被阻于七星桥边。

蜀道难如此,功名讵可(7)要。

蜀中山川道路是如此地艰难险阻,功名怎么可要啊?

注释

(1)王尊:字子赣,西汉涿郡人。少孤,牧羊,后师事郡文学官,迁虢令,擢安定太守,捕诛豪强张辅等,威震郡中。被劾免,后旋迁益州刺史,还做过东郡太守。

(2)灵关:古关名,在今四川省芦山县西北。

(3)惮:怕,畏惧。

(4)阴栈:阴平的栈道,为入蜀捷径,三国魏将邓艾即由此道进兵灭蜀。泛指入蜀栈道。

(5)九折路:在今四川省荥经县西邛崃山,山路险阻,须九折乃上,故名。

(6)七星桥:在四川成都西,相传为秦国太守李冰所造。

(7)讵可:岂可。讵,岂,怎么。

创作背景

阴铿何时何故入蜀已无从考证,但从他《行经古墓》“霏霏野雾合,昏昏陇日沉”的句子来看,他经陇道达蜀应该不止一次。阴铿举止不同于众人,又非世族,仕梁并不得意,早期的《蜀道难》正是借咏蜀道之难,慨叹功名难得的。

文学赏析

《蜀道难》原是详述蜀中山川险阻的,阴铿此诗虽亦歌咏了蜀中山川险阻这一传统内容,但它同时还赞扬了王尊,并流露出“功名讵可要”的想法,在思想意义上是略有突破和丰富的。

“王尊奉汉朝,灵关不惮遥。”起笔先从歌咏前人赴蜀之事入手。这是对汉代王尊不惧险阻、忠诚事国的称颂,也是要通过他赴蜀做益州刺史一事,引出对蜀地山川险阻的描写。“高岷长有雪”以下四句,就展开对蜀中山川险阻的具体描绘。“高岷长有雪,阴栈屡经烧。”高耸的岷山,从川北到陇南绵延川甘边境,为一险绝之处,要写蜀道艰难,自是不能不写的。其主峰雪宝顶积雪终年不化,故谓“长有雪”。作者不仅突出了其高,还突出了其长年不化之雪。栈道是一种于峭岩陡壁之上凿孔架木而成的道路,乃是古代川、陕、甘一带的重要通道。这种悬空架木之道,在沟连蜀地和汉中的险途中,自是一绝,当然也不能不写。因而,作者用“阴”来突出其悬于难见日光的半山腰,并且突出其屡次经历战火焚烧,犹有断痕残迹。通过这一高一下的高山、栈道的描写,万丈深谷,悬崖峭壁之多可见,蜀道之艰难亦可知。然而,其难还不止于此。“轮摧九折路,骑阻七星桥。”相对于前面自外入川之难而言,极写途中处处有险:九折路使车毁坏,七星桥阻挡坐骑。“九折路”,是指险阻回曲的山路,同时暗用王尊路经“九折阪”这一典故。王阳托病辞官、王尊要驭者加鞭前进事皆发生在此处,作者以“轮摧”形容之,可见此处道路的崎岖迂曲。“七星桥”栈道险峻,故作者以“骑阻”形容。车轮被摧折、车骑被阻塞,可见这蜀地山川是何等险峻难行了。

“蜀道难如此,功名讵可要。”通过对蜀中山川险阻的具体描绘,作者不禁发出这样的感慨。这个反问句,显然是面对山川险阻,发出功名绝对要不得的感慨。诗读至此,读者自然会产生一个疑问:开头两句盛赞王尊“不惮遥”,结尾却又说功名要不得,岂不矛盾了吗?其实,这正是作者生当乱世、屡历宦途而产生的思想矛盾的反映。要做忠臣,就得甘冒被贬、被杀的危险,就得甘冒自然界和仕途的艰难险阻,而实际生活中这种危险又时刻等待着忠臣,王尊也曾被劾免,作者也曾在“侯景之乱”中被擒。可见,这“难”是惊叹道路之难,更是慨叹仕途之难。

《蜀道难》这首诗表现陇蜀道之难的主要意象,是“高山积雪”“阴栈屡烧”“轮摧九折”“骑阻星桥”,但落脚点在蜀道难的含义上。全诗既写了蜀道之艰难,又连类取譬,发出仕途艰难的感慨,就思想意义而言,较之仅仅描写蜀中山川艰难的同题之作,显然是有所突破的。此诗在艺术表现上,值得一说的就是在描写蜀中山川险阻时,能选择有代表性的险绝处,并字斟句酌地突出其特点。这样,使人觉得具体、形象,产生如临其境的感觉。

作者简介

阴铿

阴铿

南北朝时代梁朝、陈朝著名诗人、文学家

阴铿(511—563),字子坚,武威姑臧(今甘肃武威)人。幼年好学,能诵诗赋,长大后博涉史传,尤善五言诗,为当时所重,仕梁官湘东王萧绎法曹参军,入陈为始兴王陈伯茂府中录事参军,以文才为陈文帝所赞赏,累迁晋陵太守、员外散骑常侍。诗多为写景咏物、登临酬赠之作,以描写山水见长。原有文集三卷行世,今存《阴常侍集》一卷。

参考资料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