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道难》是南朝诗人阴铿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起笔两句先从歌咏前人赴蜀之事入手,引出对蜀地山川险阻的描写。中间四句,写蜀道险要难行,从大处写意着笔,岷山高耸,终年积雪,栈道连桓,深谷万丈,九折路使车毁坏,七星桥阻挡坐骑。结尾两句通过对蜀中山川险阻的具体描绘,发出“功名讵可要”的感慨,这正是生当乱世、屡历仕艰的诗人内心矛盾的自然流露。全诗以洗练的笔墨勾勒了自然形势的高险,缘景生情,融入了诗人的身世之悲,使此诗在思想意义上有所突破。
王尊(1)奉汉朝,灵关(2)不惮(3)遥。
王尊忠心侍奉汉朝,远涉灵关,不怕那路途的艰险遥远。
高岷长有雪,阴栈(4)屡经烧。
高高的岷山上积雪终年不化,阴平的栈道多次被战火烧毁。
轮摧九折路(5),骑阻七星桥(6)。
就连那坚固的车轮也会在九折路上被摧折,就连那骁勇的骑兵也会被阻于七星桥边。
蜀道难如此,功名讵可(7)要。
蜀中山川道路是如此地艰难险阻,功名怎么可要啊?
(1)王尊:字子赣,西汉涿郡人。少孤,牧羊,后师事郡文学官,迁虢令,擢安定太守,捕诛豪强张辅等,威震郡中。被劾免,后旋迁益州刺史,还做过东郡太守。
(2)灵关:古关名,在今四川省芦山县西北。
(3)惮:怕,畏惧。
(4)阴栈:阴平的栈道,为入蜀捷径,三国魏将邓艾即由此道进兵灭蜀。泛指入蜀栈道。
(5)九折路:在今四川省荥经县西邛崃山,山路险阻,须九折乃上,故名。
(6)七星桥:在四川成都西,相传为秦国太守李冰所造。
(7)讵可:岂可。讵,岂,怎么。
阴铿何时何故入蜀已无从考证,但从他《行经古墓》“霏霏野雾合,昏昏陇日沉”的句子来看,他经陇道达蜀应该不止一次。阴铿举止不同于众人,又非世族,仕梁并不得意,早期的《蜀道难》正是借咏蜀道之难,慨叹功名难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