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城十二曲阑干,犀辟尘埃玉辟寒。
阆苑有书多附鹤,女床无树不栖鸾。
星沉海底当窗见,雨过河源隔座看。
若是晓珠明又定,一生长对水晶盘。
《碧城三首》是唐代诗人李商隐创作的七言律诗组诗作品。第一首写出贵主道观的幽深雅洁,写出这里爱情生活的普遍和自由。
碧城十二曲阑干,犀辟尘埃(1)玉辟寒(2)。
你住在碧霞城中十二楼,楼中的阑干曲曲又弯弯。犀角簪明明亮亮一尘不染,身上的玉佩能保暖驱寒。
阆苑(3)有书多附鹤(4),女床(5)无树不栖鸾。
阆苑仙山的仙子们,传送书信多用仙鹤。多情的女床山上,树上都栖宿着凤鸾。
星沉海底(6)当窗见,雨(7)过河源隔座看。
我们抬头望着窗外,星沉海底令人心寒。一阵雨云飘过银河,我们只能隔河相看。
若是晓珠(8)明又定,一生长对水晶盘(9)。
啊,你这颗晶莹的露珠,如果能像珍珠一样不被硒干,那么,我这一生和你不分离,我将永远爱着水晶盘。
(1)犀辟尘埃:指女冠华贵高雅,头上插着犀角簪,一尘不染。犀,指犀角。辟,辟除。
(2)玉辟寒:传说玉性温润,可以辟寒。
(3)阆苑:神仙居处。此借指道观。
(4)附鹤:道教传仙道以鹤传书,称鹤信。
(5)女床:山名。
(6)星沉海底:即星没,谓天将晓。当窗见,与下“隔座看”均形容碧城之高峻。
(7)雨:兼取“云雨”之意。雨过河源,隐喻欢会既毕。
(8)晓珠:晨露。
(9)水晶盘:水晶制成之圆盘,此喻指圆月。
作者于文宗大和三年至五年(827-829年)学仙玉阳山,与女冠(或即宋华阳氏)有一段恋情,这组诗即写于这一时期。《碧城三首》反映的是唐代一些地位、身份特殊的年轻女子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