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冬

白居易 〔唐代〕 白居易

十月江南天气好,可怜冬景似春华。

霜轻未杀萋萋草,日暖初乾漠漠沙。

老柘叶黄如嫩树,寒樱枝白是狂花。

此时却羡闲人醉,五马无由入酒家。

复制 复制
朗读 朗读
目录
作品原文 作品简介译文注释创作背景 作者简介

作品简介

《早冬》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江南的十月天气依然晴好,没有万物凋零的凄然情景,反而像春光一样可爱。诗人为眼前景色所感,想要好好欣赏美景,放松自己,却又因为身份关系不得不约束自己,充满了不能如愿的遗憾,因而表现出对清闲酒客的无限羡慕之情。全诗语言通俗,节奏明快,流畅中带着几许清新的意味。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翻译

十月江南天气好,可怜(1)冬景似春华(2)

十月的江南天气很好,冬天的景色像春天一样可爱。

霜轻未杀萋萋(3)草,日暖初乾漠漠(4)沙。

因为霜轻,草没有蔫掉,还是长得很茂盛。因为天气暖和,晒干了大片的沙堤沙田。

(5)叶黄如嫩树,寒樱(6)枝白是狂花(7)

老柘树虽然叶子黄了,但仍然像初生的一样。樱花树不依时序,在寒天里开出枝枝白花。

此时却(8)(9)人醉,五马(10)无由(11)入酒家。

此时我却羡慕普通人喝酒的那份清闲,只因我公务繁忙,没空去酒家休闲。

注释

(1)可怜:可爱。

(2)春华:春光。

(3)萋萋:草木茂盛的样子。

(4)漠漠:密布、广布的意思。

(5)柘:树名,桑科属,木材密致坚韧。

(6)寒樱:寒天的樱花树。

(7)狂花:不依时序而开的花。

(8)羡:羡慕。

(9)闲:清闲,闲适。

(10)五马:汉时太守乘坐的车用五马驾辕,借指太守的车驾。此处指代太守。

(11)无由:无从,意即没有门径,没有机会。

创作背景

《早冬》此诗作于唐穆宗长庆三年(823)十月,当时白居易五十二岁,任杭州刺史。白居易此次到江南任职,与其在朝廷政治斗争中的处境有关。《旧唐书·白居易传》载:“时天子荒纵不法,执政非其人,制御乖方,河朔复乱。居易累上疏论其事,天子不能用,乃求外任。”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白居易回到江南,情绪上的变化十分明显。一方面,重新回到青少年时代避乱流连之地,自然倍感亲切;另一方面,此时虽然政治失意,但毕竟官居显要,也绝非当初流落避难可比,且实现了当年在此立下的刺守一郡的夙愿。另外,远离朝中逐渐兴起的朋党纷争,其心情自然甚为轻松闲适。宜人的气候、秀丽的自然风光以及繁华的街市等,都让他流连忘返,于是他写下了这首诗。

拼音版

zǎodōng

shíyuèjiāngnántiānhǎoliándōngjǐngshìchūnhuá

shuāngqīngwèishācǎonuǎnchūgānshā

lǎozhèhuángnènshùhányīngzhībáishìkuánghuā

shíquèxiànxiánrénzuìyóujiǔjiā

作者简介

白居易

白居易(诗魔)

唐代现实主义诗人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太原(今属山西)人。贞元进士,授秘书省校书郎。元和年间任左拾遗及左赞善大夫。后因上表请求严缉刺死宰相武元衡的凶手,得罪权贵,贬为江州司马。长庆初年任杭州刺史,宝历初年任苏州刺史,后官至刑部尚书。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和元稹并称“元白”,和刘禹锡并称“刘白”。有《白氏长庆集》传世。

参考资料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