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下醉

李商隐 〔唐代〕 李商隐

寻芳不觉醉流霞,倚树沉眠日已斜。

客散酒醒深夜后,更持红烛赏残花。

复制 复制
朗读 朗读
目录
作品原文 作品简介译文注释创作背景 作者简介

作品简介

《花下醉》是唐代诗人李商隐创作的一首宴游诗。此诗写诗人寻花而醉,夜里持烛赏花,表达了自己爱花、惜花的感情。前两句先写了寻芳而醉的过程,流露出一种酣醇满足之意;后两句写酒醒后夜半赏花,更显出对花之爱。全诗格调轻快,意境含蓄,画面清晰,语如贯珠。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翻译

寻芳不觉醉流霞(1),倚树沉眠(2)日已斜(3)

殷切寻芳不觉之中醉于流霞,倚着花树酣眠竟然日已西斜。

客散酒醒深夜后,(4)持红烛赏残花。

客人散去酒醒时已是深夜后,余兴不减再持红烛欣赏残花。

注释

(1)流霞:神话传说中一种仙酒。《论衡·道虚》上说,项曼卿好道学仙,离家三年而返,自言:“欲饮食,仙人辄饮我以流霞。每饮一杯,数日不饥。”此处是将似锦的繁花比作漫天的流霞之意。

(2)沉眠:醉酒之后的深睡。

(3)日已斜:指夕阳西下。

(4)更:再。仿白居易《惜牡丹花》中“夜惜衰红把火看”。

创作背景

唐武宗会昌二年(842)冬至会昌五年(845)冬这三年期间,李商隐因母丧而去官闲居永乐。在闲居期间,李商隐的生活十分地寂寞颓废,整日栽花植树,游山玩水,终日与酒为伴。在此期间他创作了大量的咏诵花木景观的诗歌。《花下醉》此篇为其中较为出色的一首。

拼音版

huāxiàzuì

xúnfāngjuézuìliúxiáshùchénmiánxié

sànjiǔxǐngshēnhòugèngchíhóngzhúshǎngcánhuā

作者简介

李商隐

李商隐(七律圣手)

晚唐著名诗人

李商隐(813—858),字义山,号玉溪生,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人。开成进士。曾任县尉、秘书郎和东川节度使判官等职。因受牛李党争影响,被人排挤,潦倒终身。所作咏史诗多托古以讽时政,无题诗很有名。擅长律绝,富于文采,构思精密,情致婉曲,具有独特风格。然有用典太多,意旨隐晦之病。与温庭筠合称“温李”,与杜牧并称“小李杜”。有《李义山诗集》。

参考资料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