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岁裁诗走马成,冷灰残烛动离情。
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
《韩冬郎即席为诗相送一座皆惊他日余方追吟连宵侍坐徘徊久之句有老成之风因成二绝寄酬兼呈畏之员外》是唐代诗人李商隐创作的七言绝句组诗作品。第一首诗盛赞韩偓少年才华出众,诗风清新老成,超过父辈。
十岁(1)裁诗(2)走马成(3),冷灰残烛(4)动离情。
(在昨日)蜡烛点点、滴泪成灰,凄凄满别情的送别宴席上,(您的儿子)十岁的韩偓文思敏捷的就像东晋的袁虎一样,走马之间即成文章;
桐花(5)万里丹山(6)路,雏凤清于老凤声。
(不久,您将带您的儿子到果州上任了)在那万里长的丹山路上,桐花盛开,花丛中传来那雏凤的鸣声,一定会比那老凤更为清亮动听(您儿子的才华会比你这只老凤凰的声音还清亮)。
(1)十岁:大中五年(851),韩偓十岁。
(2)裁诗:作诗。
(3)走马成:言其作诗文思敏捷,走马之间即可成章。《世说新语·文学》:“桓宣武北征,袁虎时从,被责免官。会须露布文,唤袁倚马前令作。手不辍笔,俄得七纸,殊可观。东亭在侧,极叹其才。”
(4)冷灰残烛:当是当时饯别宴席上的情景。
(5)桐花:《诗经·大雅·卷阿》:“凤皇鸣矣,于彼高岗。梧桐生矣,于彼朝阳。”现常用后句,泛指后起之秀将更有作为,不可限量。桐,梧桐,传说凤凰非梧桐不宿。
(6)丹山:传说为凤凰产地。《山海经·南山经》:“丹穴之山,丹水出焉,有鸟焉,其状如鸡,五采而文,名曰凤凰。”
诗题交待了创作动机。韩偓之父韩瞻,与李商隐系同年进士,又是连襟,二人交谊很深,题中畏之员外即指韩瞻。唐宣宗大中五年(851),李商隐赴梓州为节度书记。其时韩偓八岁,即席赋诗,才惊满座。大中十年(856),诗人由梓州返京,追忆往事,作成这两首七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