蚕妇

杜荀鹤 〔唐代〕 杜荀鹤

粉色全无饥色加,岂知人世有荣华。

年年道我蚕辛苦,底事浑身着苎麻。

复制 复制
朗读 朗读
目录
作品原文 作品简介译文注释创作背景文学赏析 作者简介

作品简介

《蚕妇》是晚唐诗人杜荀鹤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此诗前两句以粉色和饥色对比,深刻表现了养蚕妇人穷困处境;后两句通过蚕妇之口,表达了她们对统治阶级剥夺她们劳动果实的强烈不满和怨恨。全诗语言朴实、浅显,近乎乡间口头语,诗情激昂悲愤,无情地揭露了当时社会中的不合理现象,表达了诗人对广大贫苦人民的深切同情。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全文

粉色(1)全无饥色(2)加,岂知人世有荣华(3)

我的脸蜡黄,没有一点光泽,哪知道人世间的什么荣华富贵。

年年道我(4)辛苦,底事(5)浑身着苎麻(6)

年年都说我养蚕辛苦,为什么身上穿的是苎麻做的衣服?

注释

(1)粉色:指妇人应有的健美肤色。

(2)饥色:即脸色因为工作而变得蜡黄。

(3)荣华:豪华富贵的生活。

(4)蚕:这里用作动词,指养蚕。

(5)底事:何事,为何。

(6)着苎麻:指穿粗麻布织成的衣服。苎麻:一种草本植物、茎部韧皮可供纺织。

创作背景

杜荀鹤所生活的那个时代,正逢唐朝末年的动乱时期,当时,藩镇割据,叛乱时起,官吏专权,官僚党争进一步加剧;贫富悬殊的社会现实也导致阶级矛盾的不断激化。所以,杜荀鹤的创作主张以手中的笔和诗作来反映人民的苦难生活与不幸遭遇。《山中寡妇》《乱后逢村叟》《蚕妇》等皆为穷苦百姓抒写冤仇悲愤而作。

文学赏析

《蚕妇》这是一首描写养蚕妇女生活的诗。

起句写生活的折磨,使养蚕妇女脸上失去了一般妇女应有的脂粉和光泽。这里,诗人一开始就以“粉色”为衬托,用特写手法,抓住养蚕妇憔悴、饥饿的面部特征突出地表现出来,使读者对养蚕妇穷困处境建立起第一印象,从她的面部颜色去想见其生活的窘迫和痛苦。

第二句与上句意脉相承,和于濆的《里中女》“珠玉不到眼,遂无奢侈心”,“吾闻桑下女,不识华堂阴”等句意近,是说由于统治者横征暴敛,养蚕妇挣扎在死亡线上,终岁劳苦,尚不得温饱,囿于自己的贫苦生活,她们不理解在人世间还有一种与此截然不同的荣华富贵生活。

三、四两句是全诗的结穴之处。在写了养蚕妇的贫穷之后,诗人以养蚕妇口吻突然一问:“年年道我蚕辛苦,底事浑身着苎麻?”一下子就把封建社会中一种普遍而令人触目惊心的矛盾摆到了读者面前,这就是《淮南子·说林训》中所说的“屠者藿羹,车者步行,陶者缺盆,匠者狭庐,为者不得用,用者不肯为”的不合理现象。而对于养蚕妇终年辛苦养蚕的劳动果实到哪里去了,是谁剥夺了她们享受美好生活的权利,诗人虽未直接说出,然而,唯其如此,才使诗歌含而不露,更能启发读者去探索造成这一不合理现象的根源,把矛头指向最高统治者。

《蚕妇》这首诗歌,最突出的表现手法是对比粉色和饥色对比,养蚕和着麻对比,贫穷和繁华对比,情理应得和实际状况对比。这样,既使诗歌感情色彩十分鲜明强烈,更使那种人吃人的社会本质昭然若揭,取得了很好的艺术效果。

作者简介

杜荀鹤

杜荀鹤

晚唐现实主义诗人

杜荀鹤(846—904),字彦之,自号九华山人,池州石埭(今安徽石台)人。杜少年时,因家境贫寒辍学,投奔九华山秀林峰,寄宿僧舍,苦读于山中,自诩是“江湖苦吟士,天下最穷人”。青年时期,累举考不第。直到大顺二年(891)四十六岁时,才中进士(第八名)。当时政局动乱,未就官职,还乡闲居。后入南唐,授为翰林学士。知制诰,不久即病逝。

参考资料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