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镜》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诗的前四句就镜写所思,见铜镜而思念美人;后六句就镜写“我”,长年不开镜,打开后照见了憔悴的面容,而见到铜镜背后的双龙,又感于“盘龙成双人却单”,陷入惆怅。诗歌通篇没有写一句相思,而又处处在写相思,含而不露,宛曲而有情致。
美人与我别,留镜在匣中。
美人与我分别之后,留了一只铜镜在匣子中。
自从花颜去,秋水(1)无芙蓉(2)。
自从如花的美人离开,就好像秋水中没有了芙蓉。
经年(3)不开匣,红埃(4)覆青铜(5)。
长年不打开匣子,灰尘落在了铜镜上。
今朝一拂拭,自照(6)憔悴(7)容。
如今擦拭一下,照出了自己憔悴的颜容。
照罢重惆怅,背有双盘龙(8)。
照完重新陷入惆怅,铜镜背后有两条盘龙。
(1)秋水:喻镜。
(2)芙蓉:荷花,喻花颜。
(3)经年:经过一年或若干年。
(4)红埃:灰尘。
(5)青铜:铜镜。
(6)照:一作顾。
(7)憔悴:瘦弱萎靡的样子。
(8)盘龙:指镜子背面的盘龙花纹。
《感镜》此诗约作于元和七年(812)左右,作者时在下邽。 [2]诗人少年时期与比他小四岁的女孩湘灵相识,两人相知之深,相爱之笃。诗人早把湘灵视为终身伴侣,但是由于封建礼教的阻挠,两人最终未成眷属。这段刻骨铭心的爱情让诗人始终难以忘怀。有学者认为,此诗即是怀念湘灵而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