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稚川山水

戴叔伦 〔唐代〕 戴叔伦

松下茅亭五月凉,汀沙云树晚苍苍。

行人无限秋风思,隔水青山似故乡。

复制 复制
朗读 朗读
目录
作品原文 作品简介译文注释创作背景 作者简介

作品简介

《题稚川山水》是唐代诗人戴叔伦宦游途中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题咏山水的诗,归趣并不在山水,在抒发作者浓厚的思乡之情。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翻译

松下茅亭(1)五月(2)汀沙(3)云树(4)苍苍(5)

五月,松下的茅草亭里却凉爽宜人,白沙覆盖的汀洲和远处的繁茂树林融入了暮色,呈现出一片苍苍茫茫。

行人无限秋风(6),隔水青山似故乡。

路上的行人兴起了无限的思乡之情,此处的青山绿水也仿佛是自己的故乡了。

注释

(1)松下茅亭:放眼亭外。

(2)凉:传达了给人以舒畅之感。

(3)汀沙:指靠近水边的沙洲。

(4)云树:高大的树木。

(5)苍苍:深青色,幽暗。

(6)思:指的是思乡的感情。

创作背景

《题稚川山水》具体写于何年尚待考证,从内容看,在仲夏暑热的“五月”,诗人宦游途中经日跋涉,向晚来到稚川,憩息于松下茅亭,思乡之情油然而生,于是写下了《题稚川山水》这首诗。

拼音版

zhìchuānshānshuǐ

sōngxiàmáotíngyuèliángtīngshāyúnshùwǎncāngcāng

xíngrénxiànqiūfēngshuǐqīngshānxiāng

作者简介

戴叔伦

戴叔伦

中唐诗人

戴叔伦(732—789),字幼公,润州金坛(今属江苏)人。少从萧颖士学,有才名。历参湖南、江西幕府,任抚州刺史、容州刺史、容管经略史兼御史中丞,后人称为戴容州。德宗时诗名极盛,其题材、风格、手法,均体现出唐诗由盛转向中、晚的脉络。乐府诗上承杜甫,下启元、白。五律意达词畅,绝句清隽深婉。明人辑有《戴叔伦集》。

参考资料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