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溪亭

戴叔伦 〔唐代〕 戴叔伦

苏溪亭上草漫漫,谁倚东风十二阑。

燕子不归春事晚,一汀烟雨杏花寒。

复制 复制
朗读 朗读
目录
作品原文 作品简介译文注释创作背景 作者简介

作品简介

《苏溪亭》是唐代诗人戴叔伦所创作一首七言绝句,该诗的首句写地点和节候,次句写倚阑人的形象;三四句写春光将尽,燕子尚未回归旧巢,烟雨笼罩下的沙洲杏花失去了鲜艳的容光,具体而婉曲地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切思念之情。全诗委婉含蓄,隽永醇厚,极富情趣。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翻译

苏溪亭上草漫漫(1),谁倚东风十二阑(2)

苏溪亭外野草青青,无边无际;是谁随着东风唱着阑干十二曲呢?

燕子不归(3)春事晚,一(4)烟雨杏花寒。

春天来得晚了些,燕子还没有归来;迷蒙的烟雨笼罩着一片沙洲,杏花在料峭春风中只感凄寒。

注释

(1)漫漫:无边无际。

(2)十二阑:乐府古曲中有阑干十二曲。

(3)燕子不归:远方未归的游子。

(4)汀:水边平地。

创作背景

《苏溪亭》该诗大约写于唐德宗建中二年(781年)仲春。当时,诗人由浙江东阳赴湖南曹王李皋幕府,途经义乌的苏溪时,观赏江南温婉秀丽的晚春美景图,在苏溪亭中有感而作。

拼音版

tíng

tíngshàngcǎomànmànshuídōngfēngshíèrlán

yànguīchūnshìwǎntīngyānxìnghuāhán

作者简介

戴叔伦

戴叔伦

中唐诗人

戴叔伦(732—789),字幼公,润州金坛(今属江苏)人。少从萧颖士学,有才名。历参湖南、江西幕府,任抚州刺史、容州刺史、容管经略史兼御史中丞,后人称为戴容州。德宗时诗名极盛,其题材、风格、手法,均体现出唐诗由盛转向中、晚的脉络。乐府诗上承杜甫,下启元、白。五律意达词畅,绝句清隽深婉。明人辑有《戴叔伦集》。

参考资料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