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夜与故人偶集

戴叔伦 〔唐代〕 戴叔伦

天秋月又满,城阙夜千重。

还作江南会,翻疑梦里逢。

风枝惊暗鹊,露草泣寒蛩。

羁旅长堪醉,相留畏晓钟。

复制 复制
朗读 朗读
目录
作品原文 作品简介译文注释创作背景文学赏析 作者简介

作品简介

《客夜与故人偶集》是唐代诗人戴叔伦所作的一首五言律诗,此诗描写了作者羁旅之中与故人偶然相聚的情景。首联写与故人相聚的时间、地点;颔联写在乱世中相聚实属出其不意;颈联写秋夜的凄凉景色,暗寓他乡生活的辛酸况味;尾联写长夜叙谈,借酒浇愁,深刻地表达了对故人相聚的珍惜和朋友间深厚的友谊。全诗情景交融,语短情长,含蓄婉转,意境悠远。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全文

天秋(1)月又满,城阙(2)千重(3)

秋月又一次盈满,城中夜色深浓。

还作江南(4)翻疑(5)梦里逢。

你我在江南相会,我怀疑是梦中相逢。

风枝(6)惊暗鹊(7)露草(8)泣寒蛩(9)

晚风吹动树枝,惊动了栖息的鸟鹊。秋草披满霜露,伴随着悲吟的寒虫。

羁旅(10)(11)堪醉,相留(12)晓钟(13)

你我客居他乡,应该畅饮以排遣愁闷,留你长饮叙旧,只担心天晓鸣钟。

注释

(1)天秋:谓天行秋肃之气;时令已值清秋。

(2)城阙:宫城前两边的楼观,泛指城池。

(3)千重:千层,层层迭迭,形容夜色浓重。

(4)会:聚会。

(5)翻疑:反而怀疑。翻:义同“反”。

(6)风枝:风吹拂下的树枝。

(7)惊暗鹊:一作“鸣散鹊”。

(8)露草:沾露的草。

(9)泣寒蛩:指秋虫在草中啼叫如同哭泣。寒蛩:深秋的蟋蟀。

(10)羁旅:指客居异乡的人。

(11)长:一作“常”。

(12)相留:挽留。

(13)晓钟:报晓的钟声。

创作背景

《客夜与故人偶集》此诗正写于作者江南入幕期间结果在一个秋天的夜晚,于江南某旅店之中,偶然遇见离别多年的同乡旧识,不觉满怀惊喜;但是相逢苦短,天亮又将分别,却不知下一次相会将在何时何地,这引起了诗人的满腹惆怅。于是诗人题诗与同乡告别,这篇作品遂得以问世。

文学赏析

《客夜与故人偶集》这首诗的首联和颔联写相逢,并交代了相聚的时间、地点。首联交代了时间(秋夜)和地点(城中),一个“满”字,写出了秋月之状。颔联则极言相聚的出其不意,实属难得。诗人作客在外,偶然与同乡聚会,欣喜之中竟怀疑是在梦中相遇。“还作”和“翻疑”四个字生动传神,表现了诗人的凄苦心情。这两句充分表现了诗人惊喜交集的感情。

颈联和尾联伤别离。颈联描写秋月萧瑟的景象。这两句紧紧围绕“秋”字写景,秋风吹得树枝飘摇,惊动了栖息的鸟鹊;秋季霜露很重,覆盖了深草中涕泣的寒虫,到处都能感觉到秋的寒意和肃杀,在渲染气氛的同时也烘托出诗人客居他乡生活的凄清,以及身世漂泊和宦海沉浮之痛。诗人借用曹操的《短歌行》中的诗句“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含义深刻,写出自己与故友分别之苦,表现了诗人客居中的辛酸之情。故友的异乡羁旅生活都很凄苦,相逢不易,于是一起欢聚畅饮,长夜叙谈。尾联二句,诗人又以害怕天亮就要分手作结。这二句中的“长”和“畏”二字运用得极为恰到好处,“长”字意谓宁愿长醉不愿醒来,只有这样,才能忘却痛苦,表现了诗人的颠沛流离之苦;“畏”字意谓害怕听到钟声,流露出诗人怕夜短天明,晨钟报晓,表达了诗人与友人依依惜别的心情,这一切充分表现出诗人对同乡聚会的珍惜和同乡深厚的友情。

全诗语言精炼,层次分明,对仗工整,情景结合,意蕴凄美。

作者简介

戴叔伦

戴叔伦

中唐诗人

戴叔伦(732—789),字幼公,润州金坛(今属江苏)人。少从萧颖士学,有才名。历参湖南、江西幕府,任抚州刺史、容州刺史、容管经略史兼御史中丞,后人称为戴容州。德宗时诗名极盛,其题材、风格、手法,均体现出唐诗由盛转向中、晚的脉络。乐府诗上承杜甫,下启元、白。五律意达词畅,绝句清隽深婉。明人辑有《戴叔伦集》。

参考资料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