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天经智老因访之

陈与义 〔宋代〕 陈与义

今年二月冻初融,睡起苕溪绿向东。

客子光阴诗卷里,杏花消息雨声中。

西庵禅伯还多病,北栅儒先只固穷。

忽忆轻舟寻二子,纶巾鹤氅试春风。

复制 复制
朗读 朗读
目录
作品原文 作品简介译文注释创作背景 作者简介

作品简介

《怀天经智老因访之》是宋代诗人陈与义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收录于《陈与义集校笺》中。此诗描写了作者怀念天经、智老,而去拜访他们的念想。此诗融情于景、情景交融,以自然清新的笔调表现了诗人平淡闲适之情,未道出诗人是悲是喜,是苦是乐,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空间。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翻译

今年二月冻初融,睡起苕溪(1)绿向东。

今年二月早春时节,冰雪都开始融化了,寒冬时节沉睡了已久的苕溪,夹带着几丝绿色,潺潺涓涓,向东流去。

客子光阴诗卷里,杏花消息雨声中。

我寓居他乡,在吟诗作赋中淡泊度日。杏花时节,伴随着窗外稀稀落落的雨声,我时常探听远方好友的音讯。

西庵(2)禅伯(3)还多病,北栅(4)儒先(5)固穷(6)

西庵所居住的智老精于禅学,但病魔缠身;北栅所居住的天经精于儒学,又安于穷困。

忽忆轻舟寻二子(7)纶巾鹤氅(8)试春风。

我忽然想念他们,于是就荡舟寻访这二位老友。在春风的吹拂下,我头戴纶巾,身披鹤氅,是何等的风流俊逸!

注释

(1)苕溪:河名,源出浙江省天目山,流经余杭、杭州、湖州等地,进入太湖。

(2)西庵:智老所居。位于湖州东南九十里的乌镇。

(3)禅伯:形容智老精于禅学。

(4)北栅:天经所居。亦位于湖州东南九十里的乌镇。

(5)儒先:形容天经精于儒学。

(6)固穷:安于穷困,语出《论语·卫灵公》:“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

(7)忽忆轻舟寻二子:忽然想起天经、智老,便乘轻舟去拜访他们。

(8)纶巾鹤氅:是六朝以来名士喜爱的穿戴,这里比喻诗人是雅人。纶巾:用丝带做成的头巾。鹤氅:用鸟羽做成的外衣。

创作背景

绍兴五年(1135)正月,陈与义由湖州刺史升任给事中,但与丞相赵鼎议事不合,即托病退居青墩(今浙江德清县东北)。次年二月,访问苕溪东岸乌镇诗友叶天经和洪智长老,写作《怀天经智老因访之》此诗。

拼音版

huái怀tiānjīngzhìlǎoyīnfǎng访zhī

jīnniánèryuèdòngchūróngshuìsháo绿xiàngdōng

guāngyīnshījuànxìnghuāxiāoshēngzhōng

西ānchánháiduōbìngběizhàxiānzhǐqióng

qīngzhōuxúnèrguānjīnchǎngshìchūnfēng

作者简介

陈与义

陈与义

北宋末、南宋初诗人,“江西诗派三宗”之一

陈与义(1090—1138),字去非,号简斋,洛阳(今属河南)人。徽宗政和三年(1113)登上舍甲科。授开德府教授,累迁太学博士。南渡后,召为兵部员外郎、翰林学士、知制诰,官至参知政事。以诗著名,原属江西诗派。宋室南渡后,诗风有了明显转变,由描写个人生活情趣转而抒发爱国思想,由清新明净趋向沉郁悲壮。亦工词,其词意境与诗相近,有清婉奇丽的特点,而豪放处又接近苏轼。有《简斋集》《无住词》。

参考资料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