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行

张问陶 〔清代〕 张问陶

人语梦频惊,辕铃动晓征。

飞沙沈露气,残月带鸡声。

客路逾千里,归心折五更。

回怜江上宅,星汉近平明。

复制 复制
朗读 朗读
目录
作品原文 作品简介译文注释创作背景 作者简介

作品简介

《晓行》是清代诗人张问陶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全诗充分运用对偶、比喻、拟人等艺术表现手法,形象真切地描绘出晓行途中的景色。诗的上半首以写景为主,描写了“飞沙”、“露气”、“残月”、“鸣声”等景物,下半首以抒情为主,情景交融,以景寄情,寄托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思念之情。全诗清警空灵,意境幽切深远,语言清新。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翻译

人语梦频惊,辕铃(1)晓征(2)

人语喧腾时时惊断晓梦,辕铃叮呤准备即将早行。

飞沙沈露气,残月带鸡声。

清晨的露气夹带着飞沙,天边的残月伴随着鸡鸣。

客路逾千里,归心(3)五更。

旅途漫漫,远隔家山千里之遥,归心迢迢,萦绕他乡夜半五更。

回怜江上宅(4),星汉近平明。

回首怜望江上曾经栖身的住宅,正是星移斗转天色泛明的时分。

注释

(1)辕铃:驾马的车辕,马颈上的铃声。

(2)晓征:早行。

(3)折:萦绕。

(4)江上宅:家人所在的汉阳草堂。

创作背景

公元1784年(清乾隆四十九年),刚及弱冠之年的诗人,辞别四川故乡负笈远行,孤身一人独去江河湖海之中“闯世界”。《晓行》此诗即写于诗人由汉阳入都途中。

拼音版

xiǎoxíng

rénmèngpínjīngyuánlíngdòngxiǎozhēng

fēishāchéncányuèdàishēng

qiānguīxīnzhégēng

huíliánjiāngshàngzháixīnghànjìnpíngmíng

作者简介

张问陶

张问陶

清代诗人、诗论家、书画家

张问陶(1764—1814),字仲冶,号船山,四川遂宁人。此外还有老船、宝莲亭主、蜀山老猿、群仙之不欲升天者、药庵退守等别号,散见于书画印章。是清朝乾嘉年间著名诗人、书画家,所为诗专主性灵,独出新意,如神龙变化不可端倪,为清代性灵派中坚。为官清廉,爱民如子,恃才傲上,强悍不屈,因与上官龃龉,郁郁不自得,仅任上一年零三个月,即称病辞官,侨寓苏州虎丘。一生游历天下,诗作5000余首,现存诗歌3500余首,被誉为“清代蜀中第一才子”。

参考资料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