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范德孺知庆州

黄庭坚 〔宋代〕 黄庭坚

乃翁知国如知兵,塞垣草木识威名。

敌人开户玩处女,掩耳不及惊雷霆。

平生端有活国计,百不一试薶九京。

阿兄两持庆州节,十年骐驎地上行。

潭潭大度如卧虎,边头耕桑长儿女。

折冲千里虽有余,论道经邦政要渠。

妙年出补父兄处,公自才力应时须。

春风旍旗拥万夫,幕下诸将思草枯。

智名勇功不入眼,可用折箠笞羌胡。

复制 复制
朗读 朗读
目录
作品原文 作品简介译文注释创作背景 作者简介

作品简介

《送范德孺知庆州》是宋代诗人黄庭坚创作的一首七言古诗,这首诗分为三层,每层六句。第一层称赞范仲淹有治国治军的杰出才能,只可惜还没来得及充分施展就去世了。第二层写范纯仁,他曾两度出知庆州,像一匹骏马驰骋彼地,十年间人民安居乐业,他真是气度非凡,如卧虎镇边。最后一层预祝范德孺建立功勋,但应以镇边安定为意,不要轻启战事。这首诗以散文语言入诗,多用虚词斡旋,大量运用典故成语,力盘硬语,造语独特。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翻译

乃翁(1)知国如知兵,塞垣草木识威名(2)

你父亲懂得治理国事有如懂用兵,边塞上连草木都知道成名。

敌人开户(3)(4)处女,掩耳不及惊雷霆(5)

他使敌人打开门户以我为处女,又使敌人掩耳不及畏我如雷篷。

平生(6)活国(7)计,百不一试(8)(9)九京(10)

平生确有救国的大计,百分之一也不曾试行便葬身九京。

阿兄(11)两持庆州(12),十年骐驎(13)地上行。

你哥哥两次持着庆州节,十年中像骐骣地上行。

潭潭(14)大度如卧虎,边头耕桑(15)(16)儿女。

深沉大度好似卧虎,使边民耕田种桑生儿育女。

折冲(17)千里虽有余,论道经邦(18)(19)(20)

运筹帷幄虽有馀裕,论大道治邦国正需要渠。

妙年出补父兄处,公自才力应时须(21)

你青春年少外任补官在父兄之处,自然是才力能应时势所需。

春风旍旗拥万夫,幕下诸将思草枯(22)

春风吹动旌旗拥有万夫,幕下将领们盼望塞外草枯。

智名勇功不入眼(23),可用折(24)(25)羌胡(26)

个人的智勇功名都不在你的眼里,你要用折断的马鞭捶打羌胡。

注释

(1)乃翁:你父亲,指范仲淹。

(2)塞垣草木识威名:范仲淹曾仼陕西经略副使,兼知延州。曾攻取横山,恢复灵武,迫使西夏请和,不敢来犯。当时民谣称:“军中有一范,西贼闻之心胆战。”

(3)开户:出自《孙子·九地》“始如处女,敌人开户,后如脱兔,敌不及拒。”这是战争开始时表现安静柔弱,象少女一样,麻痹敌人,使使敌方不作戒备,像打开门户一样。

(4)玩:玩忽。

(5)掩耳不及惊雷霆:变用“迅雷不及掩耳”语,比喻军事行动像雷突降,敌方来不及防备和抗拒。

(6)端:真的、实在。

(7)活国:救活国家。谓范仲淹有治好国家的能力。

(8)百不一试:百分才能没有施展一分。

(9)薶:同“埋”。

(10)九京:九原,九泉之下。

(11)阿兄:指范纯仁,熙宁七年(1074年)及元丰八年(1085年)两度为庆州知州。

(12)节:符节,符节是用于军事指挥的。

(13)骐驎:良马,日行千里,常用以比喻有大志、有能力的人オ。

(14)潭潭:幽深之状,喻深沉大度。

(15)耕桑:表示安居乐业。

(16)长:养育。

(17)折冲:《晏子春秋》:“不出尊俎之间,而知千里之外,……可谓折冲矣。”原指在酒席上谈判,可以制胜敌人于干里之外。这里称赞范纯仁“运筹帷幄,决胜干里”。

(18)政:同“正”。

(19)要:须要,需要。

(20)渠:他。

(21)应时须:适应时势需要。

(22)思草枯:昐望着塞外草枯。凉秋九月,塞外草枯,便于进兵征讨。

(23)不入眼:不放在心上,指不追求个人功名。

(24)箠:鞭子。本用于打马,这里却说折鞭可以鞭打敌人,喻取胜甚易。

(25)笞:用鞭子打人,转为打击。

(26)羌胡:北方的一个少数民族。这里代指与宋对峙的西北边西夏政权。

创作背景

范德孺是范仲淹的第四子,元丰八年(1085年)秋被任命知庆州边防重镇。此地范德孺的父兄都曾镇守过,而且功绩卓著。次年春,作者为范送行,于是写下了《送范德孺知庆州》这首诗。

拼音版

sòngfànzhīqìngzhōu

nǎiwēngzhīguózhībīngsàiyuáncǎoshíwēimíng

rénkāiwánchǔyǎněrjīngléitíng

píngshēngduānyǒuhuóguóbǎishìmáijiǔjīng

āxiōngliǎngchíqìngzhōujiéshíniánlínshàngxíng

tántánbiāntóugēngsāngzhǎngér

zhéchōngqiānsuīyǒulùndàojīngbāngzhèngyào

miàoniánchūxiōngchùgōngcáiyìngshí

chūnfēngjīngyōngwànxiàzhūjiàngcǎo

zhìmíngyǒnggōngyǎnyòngzhéchuíchīqiāng

作者简介

黄庭坚

黄庭坚

北宋文学家、书法家、江西诗派开山之祖

黄庭坚(1045—1105),字鲁直,自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治平年间进士。宋哲宗时以校书郎为《神宗实录》检讨官,迁著作佐郎。后因修史“多诬”遭贬。早年以诗文受知于苏轼,与张耒、晁补之、秦观并称“苏门四学士”。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诗以杜甫为宗,有“夺胎换骨”、“点铁成金”之论,风格奇硬拗涩,开创江西诗派,在宋代影响颇大。又能词。兼擅行书、草书,为“宋四家”之一。有《山谷集》《山谷琴趣外篇》。

参考资料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