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申秋八月十六夜,予梦与酸斋仙客游庐山,各赋诗,酸斋赋彭郎词,予赋瀑布谣。
银河忽如瓠子决,泻诸五老之峰前。
我疑天孙织素练,素练脱轴垂青天。
便欲手把并州剪,剪取一幅玻璃烟。
相逢云石子,有似捉月仙。
酒喉无耐夜渴甚,骑鲸吸海枯桑田。
居然化作十万丈,玉虹倒挂清泠渊。
《庐山瀑布谣》是元代诗人杨维桢创作的一首七言古诗,此诗通过对梦中庐山瀑布景象的描写,构画了一个奇异的梦幻世界,表达了诗人放浪形骸、豪放跌宕的情怀。全诗运用生动的比喻、神奇的想象、独特的构思,呈现出庐山瀑布的壮美,风格豪放而飘逸,恢宏而清雅,雄浑壮阔,绘声绘影,堪与李白的《望庐山瀑布》相颉颃。
甲申秋八月十六夜,予梦与酸斋仙客游庐山,各赋诗,酸斋赋彭郎词,予赋瀑布谣。
甲申年秋八月十六日夜晚,我梦见与仙客贯云石游览庐山,分别赋诗一首,贯云石写了《彭郎词》,我写了《瀑布谣》。
银河忽如瓠子(1)决,泻诸五老之峰(2)前。
银河忽然像黄河决堤一样,在五老峰前倾泻而下。
我疑天孙(3)织素(4)练,素(4)练脱轴垂青天。
我怀疑是天仙在织白绢,白绢离开织女衣袖从青天垂落下来。
便欲手把并州剪(5),剪取一幅玻璃烟。
就想着手拿一把并州剪,剪下一幅玻璃烟雨。
相逢云石子(6),有似捉月仙(7)。
恰好遇到了贯云石,他好像仙人李白一样。
酒喉无耐夜渴甚,骑鲸(8)吸海枯桑田。
他夜里无酒解渴,便骑着鲸背,把海水吸干,竟使大海变成桑田。
居然化作十万丈,玉虹(9)倒挂清泠渊(10)。
海水居然化作十万丈的美玉彩虹,倒挂在清澈的水潭上。
(1)瓠子:黄河堤坝名,在今河南濮阳,汉武帝时曾决堤。
(2)五老之峰:指五老峰,在庐山东南,像五位老人并肩耸立,因此得名。
(3)天孙:即织女,相传是玉帝的孙女。一作“天仙”。
(4)素:白色。
(5)并州剪:锋利的剪刀。古时并州(今山西太原一带)生产的剪刀,以锋利著称,亦可简称并刀、并剪等。
(6)云石子:即贯云石。
(7)捉月仙:这里指李白。洪迈《容斋随笔》载,李白酒醉泛舟,俯身去抓水中之月,溺水而死,后世称为捉月仙。
(8)骑鲸:骑鲸背遨游海上,李白曾自署为“海上骑鲸客”。相传李白骑着鲸鱼升天成仙。李俊民《李太白图》:“不因采石江头月,那得骑鲸去上天。”
(9)玉虹:形容瀑布像美玉彩虹般。
(10)清泠渊:清澈的水潭。
《庐山瀑布谣》此诗写于元顺帝至正四年(1344)八月十六日夜。作者在序中已交代了创作缘起,他梦中与友人贯云石同游庐山,深有感怀,赋诗赞美,贯云石写了《彭郎词》,作者写了《庐山瀑布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