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劳劳送客堂,蔓草离离生道旁。
古情不尽东流水,此地悲风愁白杨。
我乘素舸同康乐,朗咏清川飞夜霜。
昔闻牛渚吟五章,今来何谢袁家郎。
苦竹寒声动秋月,独宿空帘归梦长。
《劳劳亭歌》是唐代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七言古诗,此诗借送别抒发作者自己的伤感,诗中作者自比谢灵运,自矜其才不减于袁宏,感叹孤独寂寞、无人赏识之情。全诗善用蔓草、悲风、秋月等意象,寓情于景,渲染凄凉氛围。
金陵劳劳送客堂,蔓草离离(2)生道旁。
金陵城南面有一座送客的劳劳亭,亭边道旁长满了离离的野草。
古情不尽东流水,此地悲风愁白杨(3)。
自古以来,别情不如长江东流之水,再加上此地的白杨悲风,更伤人情。
我乘素舸(4)同康乐(5),朗(6)咏清川(7)飞夜霜。
我像谢灵运一样缘流乘素舸,清霜之夜在长江的清流上朗咏。
昔闻牛渚(8)吟五章(9),今来(10)何谢(11)袁家郎(12)。
曾闻昔日的袁虎在牛渚之下咏诗,被谢尚宠遇,而今我之诗才不在袁家郎之下。
苦竹(13)寒声动秋月,独宿空帘归梦长。
而今所遇唯有苦竹寒声动秋月而已,可惜没有知音,只能独宿空船寄情于归梦之中。
(1)劳劳亭:又名新亭,在今南京市西南,三国时吴筑。题注:在江宁县南五十里,古送别之所,一名临沧观。
(2)离离:草茂盛貌。
(3)此地悲风愁白杨:语出《古诗十九首》:“白杨多悲风,萧萧愁杀人。”
(4)素舸:不加装饰的船。
(5)康乐:即谢灵运,东晋文学家。以其袭封康乐公,故世称谢康乐。
(6)朗:声音清晰响亮。
(7)川:指长江。
(8)牛渚:即今安徽马鞍山采石矶。
(9)五章:五首诗。
(10)今来:即如今。
(11)何谢:意谓不逊色。
(12)袁家郎:指袁宏,东晋文学家、史学家。
(13)苦竹:竹有淡竹苦竹二种,其茎叶不异,其笋味有别,以其笋味之苦淡而名。
《劳劳亭歌》此诗大约作于唐玄宗天宝八年(749)李白游金陵时。当时李白离开长安已有多年,依然有着对国运的关切和对朝廷的眷恋,因此借劳劳亭送别以抒发自己无人赏识的伤感。